浙江在线12月30日讯
昨天,小徐来到董事长董最红的办公室里汇报工作,这一天轮到小徐当脱产经理,而他只是厂里的一名普通工人。在浙江最红集团有限公司里,每一名员工都有这样的机会,轮流成为脱产经理,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这家来自萧山河上镇的民营企业,经过12年的奋斗从只有6个人的家庭作坊一跃成为今天有600多员工的区百强企业。董最红说,员工才是企业发展中的最大财富,而他自己也在企业的发展中积累了不少用人的绝招。
十年前,河上镇清晨的街道上就经常出现这样一幕:一支十几人的队伍边喊口号边精神抖擞地跑过,顺带捡走路边的垃圾,领头的正是董最红。董最红告诉记者,他在踏入商海的第一天就已经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1996年,董最红在萧山河上镇从包装业起家。当员工队伍从6人发展到十几人时,他就请来英语老师作培训,每天早上带领着员工晨跑拉练并成立青年志愿队……这一切在当时甚至还被不少人看成是笑话,“很多人不明白,都说我那么小的厂还搞那么多的花样”,可面对非议董最红坚持了下来。他认为只有人的凝聚力加强了,懂得学习求上进了,企业才有了发展的最根本保障。
如今,董最红的企业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每年产值及各项经济指标几乎以翻番的速度发展。董最红认为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成就了这一切。现今企业里的员工已经达到了600多人,来自十几个省不同环境不同风俗下的员工在“最红”的企业文化中融合在了一起。
为了让企业内近7成的外地员工能把“最红”当成自己的家,董最红几乎想到了每一个细节。青年活动中心是花了300万元建造的,员工们工余可以在这里娱乐、健身;6年以上老员工每一年还能出国旅游;而早在1998年公司就率先对员工实行了带薪探亲假;外地员工子女在萧山就学的借读费公司也全包了;对考上高中及大学的员工子女,企业每年还给予2000元的奖学金……
正是这样,好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几乎都被“最红”留了下来,连续几年来公司员工流失率都低于5%。而今年目前,“最红”集团的产值已经接近6个亿,要比去年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