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17日讯(记者 包勇 叶海)“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为全省提供了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港、渔、景、油、涂’等资源,但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同时,海洋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省政协委员、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建议,建立近海立体化、全天候的实时生态环境监测观测体系,有效应对和防范海洋环境污染对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及海洋经济产生的严重威胁。
2007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出达4508亿元,增加值155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上升到8.4%,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浙江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沿海地区日益增多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废弃固体物以及化肥、农药等入海污染物的污染,对浙江近岸海洋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监测结果显示,近两年来全省近岸海域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占近岸全海域面积的比率仍高达65%左右。
“海洋污染了,不仅影响经济和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导致一些危害的发生。”赵利民说,由于浙江近岸海域受长期高营养盐及其他污染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已经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以及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等,这也使得赤潮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爆发规模扩大、持续时间长、赤潮种类增多、有毒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危害程度加重。
为此,赵利民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观测能力的投入,构建全省近海立体化、全天候的实时生态环境监测观测体系,从而有效应对和防范海洋环境污染对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及海洋经济产生的严重威胁,适应海洋经济增长速度,满足人海和谐发展的切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