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化的步伐“放慢”还是“加快”?杭州海兴电器有限公司选择了后者。去年上半年,该公司一口气签订了4家“海外工厂”投资协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这4家“海外工厂”不仅没有搁浅,反而加速建设。目前,孟加拉工厂的基建已经基本完成,印尼、沙特、萨尔瓦多工厂也正积极筹建中。
“海兴”初创于1992年,是国内电能表产品出口系列最全、累计量最大的企业,出口占该公司销售的70%以上,去年达到3000多万美元。早在1997年,“海兴”就开始探索“走出去”办厂,在埃及设立了第一家“海外工厂”。2003年至2007年间,“海兴”又先后在巴基斯坦、叙利亚、伊朗设立3家“海外工厂”。目前,“海兴”共有8家“海外工厂”。
“海兴”海外设厂的底气是过硬的技术。目前,“海兴”是德国国家电网改造项目eHz认可的唯一中国供应商,并为国际一流表计企业“兰吉斯”公司美国实验室提供测试设备,为通用电气在墨西哥的生产厂提供生产测试设备。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加速建设“海外工厂”的价值何在?“海兴”董事长周良璋说:“建厂不仅是切入目标市场国的快捷方式,也更容易实现自主品牌出口。”以巴基斯坦工厂为例,在2003年前,巴基斯坦市场上只有机械式电能表,“海兴”合资工厂投产后,开始生产更先进的电子式电能表,迅速打开市场。现在,巴基斯坦三分之二的电子式电能表都是“海兴牌”。同样,“海兴”在其他国家的工厂也都为打开所在国市场立下汗马功劳。
周良璋的判断在去年得到印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电能表出口受到明显影响,“海兴”虽然也受到冲击,但仍然保持了30%的出口增速。其中,设立海外工厂最多的中东市场增速最快,不仅抵消了东欧市场订单减少的影响,还成为“海兴”第一大出口市场。“在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鼓励购买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你的产品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就可以轻松化解贸易壁垒。”周良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