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原创 | 动态报道 | 在线访谈 | 学习体会 | 科学发展在身边 | 时代先锋 | 中央精神 | 高层论述 | 评论文章 | 学习读本
·紧扣科学发展主题 扎实搞好分析检查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薪火相传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精英掌门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楚材晋用
·践行科学发展三十六计:精神突围
点击“网友上传”进入投稿平台,按提示操作,发送至浙江新闻频道,标题请注明“学习体会”。
赵洪祝对话网友
回应网络对“杨湘洪事件”的关注
吕祖善对话网友
在危机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夏宝龙对话网友
一个地方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
·第一部分 前言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
·第三部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第四部分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五部分 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第六部分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第七部分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第八部分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动态报道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北仑:九峰山“虚拟社区”化虚为实探索农村改革建设新模式

  前言

  北仑,位于宁波市东部,濒临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陆域面积5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万,其中户籍人口36万。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目前北仑境内设有北仑区一个行政区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大榭开发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5个国家级开放功能区,是浙江省、宁波市对外开放时间最早、程度最高、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最为集中的区域。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9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45元。

  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港口滨海新城区,北仑的农村发展建设依然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处理任务繁重。

  2007年,北仑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号召,经过实际调研与科学规划,决定以辖区内正在开发建设的九峰山风景区为核心,将9个行政村“成片连线”进行开发建设。在不断将北仑30年城镇、工业发展成果向农村普惠的同时,该区不断提炼总结“现代化”的区域统筹治理意识,大胆构建农村和谐发展新内涵,导入农村基层党建新活力,以“虚拟社区”化虚为实的创新做法积极探索农村改革建设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九峰山新农村建设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现代化”撕扯中的烦恼

  “现代化”这3个字在很多人心目中,可能代表着高楼大厦、马路商场,但在大碶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培良的日常工作中,却总会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撕扯和烦恼。大碶街道,地处北仑区中心城区西南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万,下辖50个行政村,6个社区,于2003年9月撤镇改为街道,是目前浙江省面积最大的街道,同时也是宁波市综合经济二十强镇。

  “早些年,城镇和农村或者具体说是社区与农村,中间似乎永远横躺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城镇干净整洁,建设气氛积极向上;农村虽然民风淳朴,但经济利益格局的复杂、小农意识的思想作怪,总会使生产发展计划被千奇百怪的矛盾所牵绊……其中老百姓在思想意识、文化素质等群体综合性、多方位的差距并不是仅仅能够用经济收入差距来解释的。”胡培良告诉笔者。如何打破农村发展的治理难题,确实很长时间困扰着一大批基层干部。

  2007年,北仑区相应中央号召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大碶街道迅速启动调研工作。在调研中他们发现,九峰山区域总面积30平方公里,内有9个村、3支驻地部队、100多家企业,有新老居民超万人。这几个地缘相近的村在历史上便人缘相亲,居住点也相互交叉,村与村之间关系和谐,有村民曾在调研座谈中希望街道能指导9个村共同帮扶发展。

  在胡培良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文件。文件第二页中的一段被他用红笔划了好几条杠杠,这是叙述农村社区定义的:农村社区是由一定的地域人群、按照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行共同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所构成的农村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

  胡培良说,这个文件不知翻了多少遍,希望能从中找到更多的工作思路。街道领导班子经过多次商讨与细致调研,终于将九峰山区域的9个村进行“成片连线”开发建设的初步思路正式上报区委区政府。

  “虚拟社区”酝酿现代化治理意识革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以来,北仑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开发建设不断深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开发建设前沿地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九峰山区域“成片连线”开发建设模式,被确立为重点实验突破口。

  一个构架在9个行政村实体之上的“虚拟”的农村新社区,通过不断统筹区域农村资源,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做好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延伸,化“虚”为“实”,逐步介入、理清、统一农村发展的个体与群体意识,酝酿着农村改革的方式突破和理论创新。这样一个看起来似乎有些太过于理论化的建设思路,正在被一群朴实的基层干部踏踏实实地实践着。

  “讲究实际、追求实效、多干实事少说话是很多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作风,现在我们还要求大家要以超前的社会发展意识去教育影响群众。”胡培良说,之所以将九峰山农村新社区称为“虚拟社区”,因为目前9个行政村的事务都有村委会、村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实际运作,社区对农村工作的职能是“虚拟”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该社区又不完全虚拟,总面积21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近万人的新老居民,既是需要社区马上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社区需要马上整合运作的资源。胡培良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村好比是单独的子公司,资源没统筹因而没形成合力。“虚拟社区”好比是一个负责经营实体资产的集团公司,通过建立合理的议事决策模式,将区域统筹管理经营,积极进行农村改革模式创新和理论探索。“虚拟社区”化虚为实的过程,同时也是该区域性农村建设从跨村架构“现代化建设”向统筹共享“现代化管理”迈进,最终达到改革创新“现代化制度”的变革历程。

  跨村构架的“现代化建设”

  一般来说,建设新农村有三种模式:城中(城郊)村改建模式、集中迁建模式和多村联建模式。考虑地理、生态等实际情况,九峰山新农村建设选择了第三种模式作为基本方向。

  随着北仑后工业化时代的快速到来,近年来北仑区重点打造以体育赛事文化、旅游休闲文化等多种文化惠民共享的“海享文化”理念。风景优美的九峰山景区及其片区,已成为广大市民心中的后花园,旅游休闲的大潮滚滚而来,抓住契机9村联动,搞活农村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百姓的共同理念。

  打破原来农村里犄角旮旯的传统、守旧意识,跨村构架的“现代化理念”教会了村与村之间、百姓与百姓之间去学会合作经营,共荣共享。和鸽村支部书记张培军说,该村与城联村有一条2公里长穿村山路,由于地跨两村,修建一事一直没提上日程,阻碍了不少村民发展花卉种植的念头。自从“成片连线”的概念一提出,两个村凑到一起一合计,很快拿出了方案。建成后的山路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两村山林每亩年流转费用高达600元,比山下平原地区的农田还要高出一倍。

  九峰山农村新社区主任张科杰说,受制传统思路影响,“小农意识”一直以保守、攀比、妒忌、缺乏眼光而被人诟病,九峰山坚持“成片连线”推进建设方式,用“跨村构架”的现代化理念对农民进行引导,产生了良好效果,形成了互相探讨,互相学习的奋进局面。

  作为浙江省首个建成村级生态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村庄,牌门村铺设1500米污水总管网,将100多户人家的生活污水全部输送到深埋地下的调节池和预处理池,经沉淀、生物处理和过滤流出地面。“牌门经验”成了其他8个村的学习样板和指导老师。其余村子纷纷借鉴其经验,结合各自地势条件,确定合适的农村污水处理改造方案,如城湾村与和鸽村最终确定生活污水进行独户人工小湿地处理工艺,即改造化粪池、建设人工湿地,使生活污水经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再进入人工湿地处理,出水标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在“现代化建设”的理念引导下,目前社区已着手对景区内农家乐的卫生、价格和服务进行监管,开展星级评定,并专门对各村形象进行统一设计、建设、包装、宣传。九峰山社区已成功举办旅游民俗文化节、梅花节,紧接着还要办杨梅节。今年开始,随着九峰山农村新社区的正式挂牌,新一轮建设由此展开。目前,位于居民集聚区的农贸市场、幼儿园等设施已经建成,已经结顶,两个村民广场和大型停车场已完成规划……

  “在社区范围内,公共设施必须充分考虑到‘普照效应’,社区居民不管住在哪里,无论收入高低,都能共享这些设施,这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原则与出发点!”胡培良说,自开展“成片连线”建设以来,九峰山区域投入资金已超过6000万元。“如果没有跨村构架的现代化建设理念而各自为战,不仅会造成重复投资,而且建设档次和质量也无法与现在相比。”

  统筹共享的“现代化管理”

  在九峰山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内,几位工作人员正忙着为大家办理事项,劳动就业、卫生计生、文体活动、流动党员等服务项目字样的牌子摆在窗口。

  据介绍,九峰山农村新社区占地25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已经揭顶,建成后将配齐“三室四站一中心一校一场所”。

  “三室”即社区党组织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综治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四站”即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社区服务站、党员服务站,“一中心”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校”即市民学校,“一场所”即多功能室内活动场所,从而形成“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十分钟卫生服务圈”、“十分钟文体活动圈”。

  做好城乡统筹公务服务延伸工作,是九峰山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农村各类组织的“行政化”色彩较浓,很多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分散管理方式,不仅造成人力成本提高,而且服务效果也很难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

  社区主任张科杰说,社区服务中心不是行政管理机构,与村委会不存在隶属关系,它是一个为农服务工作平台,其功能一方面来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部分项目的下延,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方面是各村部分职责的上延和补充,如综治保安、公共设施维护和精神文明共建等。

  据介绍,九峰山社区服务中心建成与运作,只是“虚拟社区”化虚为实的起步工程。他向笔者强调,在街道与村两级之间设置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其功能不光只是从办事距离和办事效率上面方便群众,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窗口去收集、分析老百姓意见,引导百姓群策群力,为社区以“统筹共享”为核心的“现代化管理”打好基础。

  在《九峰山社区发展三年规划》中,笔者看到其中有一条,“建立社区服务中心,要进一步激发社区内单位、群众的民智、民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现代管理模式”。眼下社区已组建志愿者协会、农业经济协会、商业协会、旅游协会、花卉协会等一系列专业协会组织。

  “辉旺模具”副总经理曲道理介绍,该公司原本位于青山村,是一家年销售近亿元的企业,去年社区上门做工作让他们搬迁,减少对九峰山的环境及其他压力,并共同分析、探讨这样做对今后企业再次做大的好处,企业觉得有道理,顺利搬迁到北仑科技园区,现在的厂房比过去大四倍,周边配套企业也多,还有统一的环保治理设施。

  如今,整个九峰山区域有30多家企业外迁,而社区计划在近年内再搬迁100家。“这在过去是无法想像的,但现在9个村一家人,为了共同目标好好探讨商量,很多方面借鉴现代化管理方式,给群众灌输先进理念,农村发展的障碍正在迅速减少。”张科杰深有体会。

  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科学性,大碶街道投入100万元,历时一年多准备,委托国内知名规划设计研究机构,出台《九峰山区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整片九峰山区域被划分为都市农业观光区、社区生活集聚区、旅游集散服务区和生态休闲度假区四个功能区块。

  这个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在全省村庄规划评比中高票获得一等奖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意外的是这张规划图现在还成了张科杰工作中的“尚方宝剑”。

  “什么工作做不下,我们拿出规划,详细解释这样工作的重要性,分析眼前与未来,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利益的关系,群众都能理解!”张科杰说,群众配合工作,首先是相信党的领导能力,但同时党委政府将清晰的发展思路与科学建设规划拿给老百姓看,老百姓是会将眼光放长远的。

  走进九峰山社区,一条条的新建水泥公路把一座座青山、一幢幢农家楼房紧紧相连,社区10分钟交通圈已形成。九峰山社区目前已经初步成为一个农村社会现代化管理的试验场,这里组织了服务全社区的垃圾保洁、绿化管护、河道保洁专职队伍;建成了垃圾收集、中转、统一填埋和污水生态化处理网络;完成了农民饮用水系统、农村电力扩容改造以及有线电视、宽带传输的城乡联网……到去年年底,社区内已经有4个村成为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其他村也将在今明两年内创建完成。

  改革创新的“现代化制度”

  农村综合改革的根本结点在于摸索创新农村决策管理体制,而一套优秀的现代化制度能够最大程度调动起社会多方面力量参与农村建设,最大程度地消除农村改革进行时所暴露出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理顺利益关系,畅通民意通道,形成优秀决策。为了能让社区内各村放开胆子发展经济,北仑区对这些村的经济合作社全部实行股份制改造,把集体资产量化到每一个村民。这项目前位居全国前列的举措意味着,不管今后区域内村庄规划如何调整,他们都将有一笔稳定的收入,同时此举也有利于在各村之间形成竞争态势,鼓励大家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在九峰山农村新社区成立的同时,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也同时成立,这个理事会成员包括村干部、村民和外来人口代表、企业和民间组织负责人等,共有20多人。目前,这种共建形式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在社区建设中“申洲”捐赠了1500万元,“民和典当”捐助了100万元,“力隆”则表示在未来20年内,每年捐助20万元……

  同时,已有5家企业计划在最近几年内总共投入近1亿元资金,用于九峰山区域公益设施建设和农业项目开发。在牌门村,投入近2000万元、面积700亩的农业观光园区已建成大半,其中海晨兰苑、盆景基地和百果园三个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海晨兰苑的建成,将使九峰山区域成为宁波市最大的兰花基地;在和鸽村和城湾村,“申洲农庄”和“力隆农庄”农业观光项目也已全面启动。村里除了有租金收入,还能解决部分村民就业和农副产品销售;青山村、清水村投资1200万元,将原来破烂不堪的小菜场改造成拥有260多个摊位的综合集贸市场,每年可增收110多万元……

  已经过去的2008年,九峰山区域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63.9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315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67.9%和26.1%。

  张科杰向笔者介绍,尽管没有现成的经济实体,但新农村社区化“虚”为“实”的过程从诞生之日就已经开始了。社区按照“一年打面上打基础、二年基础求完善、三年点上出精品”工作思路,明确社区组织机构及职能定位,社区综合党支部定位于领导核心,适时建立“1+N”的架构模式:“1”为综合党支部(总支),用于接纳区域的“零散”党员和外来流动党员,“N”为区域内的农村党组织和其他各类的单建党组织。

  社区服务中心定位于执行和服务机构,集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科技、法律、综治警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社区党员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服务管理机构。

  区域和谐共建理事会定位于议事机构,是九峰山区域内各成员间实现资源共享、遇事共商的新型社会组织。它吸收区域内各村(居)民自治组织、各类单位以及流动人口等团体会员作为理事会成员,共同研究商讨、交流辖区内共同关注的诸如治安卫生、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事务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做好区域内各成员的协调服务工作,整合区域资源,推进区域自治;积极组织开展和参与辖区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接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投资、兴办农村社区服务项目,为辖区内新老市民提供扶贫帮困、文化体育、经济发展等各类服务。

  宁波市市长助理、北仑区委书记陈利幸说,在九峰山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基层干部一直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其建设过程很全面地应征了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指示:一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掌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切实符合实际、符合农民意愿;二是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三是要抓住重点、积极推进,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四是要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尾言:

  近日,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九峰山区域新农村建设研讨会”在北仑召开,来自中央部委等10多名参加过十七届三中全会有关文件和中央“一号文件”起草工作的国内研究农业农村著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九峰山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方式,从眼前看突破了原有小农经济村落狭小的缺陷,提升了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可持续性,体现了优化资源配置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要求;从长远看体现了乡村治理和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方向,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黄守宏表示: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专家,基本上都参加了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大家经过思考都认为,中央文件中讲到的,北仑区已经做了,文件中没有讲到的,或者当时想写进去没有写进去的,北仑区也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尝试,这些都给中国农村改革实践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