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2日讯
镇综治办刚成立,领导定副主任人选,选来选去,李东最合适。
有着28万外来人口的双屿镇,综治工作是个“难差事”。领导看中的是,李东刚柔并济的做事风格。
果真,李东一干四年,双屿从维稳形势最严峻的乡镇,变成了鹿城区的先进。
(一)
排资论辈,同事们该管43岁的李东叫声“李大姐”。可采访中,我们听到的却是一声“兄弟”。
为啥?同事说,她工作起来就是个“拼命三郎”,性格中颇有几分男性的爽直利落。
李东自己笑称,干好综治工作,就需要几分男人的硬气。
外来务工者何某,刚出生的女儿在镇上一家医院意外死亡,家属聚集40多人,在医院门口摆上花圈,要求巨额赔偿金。
接到医院电话后,李东顾不上中午吃饭赶到现场,“一见花圈摆满,心里也难免一惊”。
随即,她镇定下来,冲着人群大声叫道:“我是镇里派来的,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但这里是医院,所有的病人需要安静。”紧接着,她提出两条:一要把花圈拿走,二是派代表来谈,“3分钟之内,你们答复我,否则我们没办法帮你们谈。”
现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尔后,李东找到何某与其妻,一边听他们讲述事情缘由,一边软语安慰,最终,夫妻俩放声痛哭,答应考虑院方提出的方案。经李东几番调解,在综治办、医政等部门主持下,医院一次性补助家属一笔钱,事情得以平息。
大量的社会矛盾,使综治任务成了双屿镇重中之重。
这种压力之下,李东每天的工作都挤得满满的。每当有突发案件,不论是夜里几点,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每当碰见尖锐难题,她总是直面矛盾,“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双屿,18万民工挤在一分再分的出租房“格子铺”里,稍有不慎就会“火烧连营”。出租房安全管理,李东“有时做梦梦到都会醒”。
潘岙村一村民,出租房整改不合格,镇里三番五次发出整改通知书,他总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不但不改,还找到熟人向李东“挈篮子”。熟人先后三次找了李东,一次次均“打道回府”。这村民有怨言:“这女人,怎么这般铁石心肠!”
李东说,没有这番铁石心肠,村民怎么平安?
(二)
管李东叫“李大姐”的,是很多曾得到李东帮助的人们。
去年,一家企业的江西籍员工谢某坠楼身亡,从老家赶来的家属认为厂方要负责,厂方认为死者是轻生。双方争执不下,冲突一触即发。
紧急赶赴现场后,李东最初与死者家属谈话,家属认定她袒护本地企业,沟通一下成了大难题。
李东着实焦急,一转念,她开始缓和自己的语气,坐到死者家属堆里,耐心地听他们哭诉,和他们一起吃饭,渐渐地,家属们开始叫她“李大姐”了。
于是,家属代表和企业代表坐到了谈判桌前,赔偿要求也降低了。可此时,外地赶来的一些老乡却不同意。一经老乡怂恿,家属从谈判桌抽身,谈判陷入僵局。
一个个轮番谈话,“李大姐”和工作人员花了五天时间,硬是把家属劝回。第五天深夜11时,拉锯式的协商终于结束。
正是凭着女性特有的韧性、柔和与敏锐,李东做起“知心大姐”的工作得心应手。
牛岭村的刘某,保外就医服刑,准备结婚时,由于户籍还在省第一监狱,姻缘便被搁浅。儿子及早成家,成了70多岁的刘母心中最大的心愿。
李东得知消息后,立即到区检察院、法院咨询,并专程上报省第一监狱。最终,监狱帮助出具证明,促成一段姻缘。
“只要帮教安置工作做好了、做细了,就可以挽救一个人、一家人。”李东常用这句话与同事互勉。
为提前介入帮助“归正”帮教人员树立生活信心,每年,李东和同事总会到省级各大监狱慰问双屿籍服役人员;为了解每个“归正”帮教人员动向,李东带着同事跑遍文成、泰顺山区,寻找人员,做到“一个不能少”。
一个个坚实的足迹,踩出了李东的人生路。今年5月,作为全国综治先进工作者,她赴京参加表彰会。
此次表彰,纵览全国,唯有两名一线“综治巾帼”,李东的名字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