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6日讯
桐乡市为紧密对接省“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组建了“助企转型、情系三农、关爱新居民、改善民生”四大服务队,以“六式服务”推进22项惠民利民行动,掀起了为民办实事的热潮,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
走村访企,开展“上门式”服务。
各级党组织主动深入企业、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上门送政策、信息、法律、项目、科技、资金等服务活动。如市农经局组织24名党员干部和农技专家在各镇农贸集市开展了向当地农民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和送农资服务活动,送去了28种技术资料近3万份,还现场解答了3100多位农民关于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市司法局组织20名律师、40名法律工作者,先后走访了262家法律顾问企业,发放法律服务咨询函102份,出具法律风险提示函70份,为企业提供“法律体检”。据统计,该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开展上门服务已达900多次,共计1700多人次。
拓宽渠道,提供“平台式”服务。
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能,搭建各类平台,帮助解决一些事关民生的紧迫性问题。如市人事局和劳动保障局充分发挥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优势,开展“阳光就业行动”,为企业和求职人员搭建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举办11场专场招聘会,共为企业招聘职工6655人;市财政地税局在经济开发区成立了首个“纳税人之家”,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了一个集中了解财税政策、接受专家级财税服务、开展财税主题活动的场所。市城管执法局在市区合理规划了7家便民菜场,提供了2000多个便民摊位,免费为农户自产自销和新居民设摊经营提供场所。
扶贫帮困,注重“关爱式”服务
广大党员干部以“助困、助学、助医、助业、助残”为主要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弱势群体的专项服务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活动,对全市家庭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的4487户低收入农户,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市卫生局、人口计生局、新居民事务局、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关爱女性健康、增强保健意识”新居民育龄妇女免费体检活动,为5000名新居民妇女提供了免费体检;团市委开展了“情系寒门学子”服务行动,促成青联委员结对23名寒门学子;市皮肤病防治医院组织党团员志愿者定期到麻风村为麻风病人送生活费,开展生活、心理护理。
提速增效,完善“窗口式”服务
该市各窗口单位从推进转型升级、加快项目攻坚、改善社会民生出发,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各类服务再优化、手续再简化、速度再提升、效率再提高。如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施了“三简化、三加快”工程,尽可能使项目在原定办理时限的基础上,再缩短2至3天;每月召开“绿色通道”项目审批通报会,协调推进项目审批,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对病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对象通过电话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错时)服务等方式,努力提供优质、温馨、快捷的审批服务。
便民利民,探索“一站式”服务
该市在全面推广社区“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在试点镇石门各行政村积极探索实行农村“一站式”服务机制。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便民服务代理点,每个项目设立一个便民服务窗口,培训一名便民服务代办员。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民政、计生、信访、咨询等办公室统一纳入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实行集中办公,为农民群众提供政策、技术、信息咨询、代办各类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努力做到服务过程零障碍,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缺陷,服务效能零投诉。
破难新政,实行“引导式”服务
针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新政策,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努力帮助企业提振信心、逆势而上。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若干意见》、《桐乡市工业结构调整转型行动方案》等十大政策,强化产业引导,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帮助企业树立发展信心,共克时艰。如市科技局针对濮院镇一些毛衫企业由于设计工艺的局限影响市场竞争力的情况,通过建设毛衫创意孵化区、组建专家服务队伍的方式,为一批企业解决了工艺设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