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3日讯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景宁畲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牢固树立以农为本、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理念,切实加大小额农贷的发放力度,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信事业再上新台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密切联系,架起社农互惠新桥梁
为争取居住在深山里的农户对小额农贷的支持,该县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发扬“背包银行、候鸟银行”作风,广泛深入田间地头、村组院户、社区企业,积极开展“送科技、送资金、送服务”的“三送”活动,拉近了与农户的距离,密切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每年年初,农村信用社还要组成支农调查组深入各乡镇、行政村走访调查农户农贷需求情况。据统计,近三年来,该社共组成30个支农调查组,深入22个乡镇(管理区)、283个行政村,走访调查农户21879户,发放春备耕信贷支农资金3125万元。农户普遍反映:小额农贷是社农关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小额农贷,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群众相濡以沫,互相沟通交流,密切配合,在农民朋友的心中,农村信用社早已成为自家的亲戚和良师益友。
方便快捷,搭建自主创业新舞台
小额农贷以其方便快捷为广大农民群众所青睐,自小额农贷推行之初,便受到贷户的推崇,它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户合理的贷款需求,也使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民信赖的贴心银行。该社通过创新方式方法,简化信贷手续,农户只要凭信用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就可直接办理,无需办理担保抵押手续;被评定为信用户的农户,还能享受利率优惠,从而适应了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该县农业生产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为广大农户自主创业创造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本积累。在小额农贷资金使用效应和信用创建的带动下,目前,该县农户投入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高涨,从原来的不愿贷款、害怕贷款到现在主动要求贷款,从而激活了农业投入机制。
诚实守信,构筑良好信用新环境
小额农贷量多面广,不仅拓宽了农村信用社信贷服务渠道,还为农村信用社赢得了广大农户的好评与信赖,树立了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社会形象。该社以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为有效载体,努力开展小额农贷增量扩面工作,全面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认真实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成效显著。截至6月底,该县农村信用社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37435万份,占有效农户总数的97.2%;发放农户贷款证3560本,占有效农户总数的9.24%;累放农户贷款30499万元,占全部农业贷款累放总数的78.89%;累放小额农贷9987户,占该县常住农业人口户数的33.54%;已建立60个支农联系点,设立支农专柜12个,创建信用乡镇1个,信用村31个,评定信用户6998户,贷款授信金额10230万元。该县的梧桐乡梧桐坑村,数年前还是个典型的贫困村,通过不断提升农户信用观念,该村每年都能得到农村信用社60余万元小额农贷支持,他们利用小额农贷办起了企业、农家乐、入股水电站等方式脱贫致富,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小额农贷的有效投放,促进景宁城乡经济的稳健发展,加快了畲乡新农村建设步伐,据抽样调查,近三年来,该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中的45%,得益于小额农贷的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