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4日讯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松阳县针对松古盆地95℅的基本农田保护率,土地要素成为制约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实情,紧紧围绕“实事惠民促民生,强化服务促增长,科学发展促提升”实践载体,确立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处置闲量的总原则,六措并举,不断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为松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采取空间盘活方式,实现“借天生地”
利用政策优惠措施引导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和各乡镇工业区块的厂房建设向高空发展,严格限制单层厂房,鼓励支持建造多层、高层厂房,同时积极推行“零增地技改”和“零增地招商”。通过在原厂区翻改扩建,增加容积率,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增资盘活”、高效利用存量土地的目标。目前,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普遍由以前的不足1.0稳步上升到1.2以上,投资强度明显增加,产出率得到大幅提升。
采取收回盘活方式,实现“筑巢引凤”
对因受宏观调控影响,企业建设资金发生困难、投资能力差,仅停留在签约阶段的项目,且局部未批先建的,引导其或合作嫁接,或解除入园协议,结清退还先期费用,自行退出用地,重新寻求合适的供地主体;对实际已经正式供地,又确实无能力按合同约定时序进度投资,导致部分土地闲置的,采取“分割盘活”方式,协调确定给予必要补偿,一次性收回闲置部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分解落实并重新出让给新的项目使用。
采取收储盘活方式,实现“退二进三”
在全县土地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近500亩关停并转的工矿企业用地、学校荒废的实践用地和某些效益不高的工业用地零碎区块,积极进行盘活。进行收购储备,重新确定土地用途,以招、拍、挂出让方式适时推出,使其能转让给那些效益好、需拓展发展空间的企业,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提升了城镇土地的经济价值。
采取转让盘活方式,实现“腾笼换鸟”
开展存量土地专项摸底调查处置工作。在全面摸清和掌握存量土地底数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将闲置土地按照使用现状情况和闲置原因,分类编号,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分别加以处置,既缓解地根紧缩的矛盾,又走出一条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对闲置的存量土地,分别进行督查会办,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难以到位的,重新组织招商,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腾笼换鸟”的项目置换方式,将存量变增量,全程服务办理依法转让。工业园区的10家关停企业实现“腾笼换鸟”后成立15家新企业,使投资额度从原来9138.8万元提高到40194万元,成功实现了盘活土地资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投资强度的目的。
采取置换盘活方式,实现“远水解近渴”
通过对近几年来农转用指标使用情况进行重新排查,对主要由于园区建设规划修改、道路规划变化、原企业投资方向调整等原因,致使原农转用审批地块无法使用,符合省空间置换政策、实地仍保持耕地现状的,在报经省国土厅现场勘查,落实原审批地块恢复原状,新置换地块安排,满足合适项目的用地需求,上报征地手续后,再依法供地,以避免存量农转用指标的闲置浪费,有效缓解了指令性计划紧张的矛盾。
采取挂钩盘活方式,实现“星星换月亮”
在大力推进“三集中”的过程中,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伴生的传统村庄建设用地,就成为潜力最大的土地后备资源。该县主动调整思路,抛弃“无地可垦”的旧观念,充分挖掘村庄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一是加大了旧村改造力度,提升了耕地占补平衡的能力。目前该县旧村改造、整村搬迁、下山脱贫的村庄,已拆迁面积总计317958.1平方米,全县通过旧村改造将可新增规划建设用地112244平方米。二是积极实施增减挂钩,集中使用挂钩“周转”指标,既保证了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的实现,又有效保障了工业集中区和农民安置区的集约用地需求,同时有力促进了“拆旧区”农业生产规模、集约、高效发展,为长远集聚用地赢得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