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6日讯
缙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中等城市”的战略目标,敢闯敢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科学化规划、高标准建设、多渠道融资、精品化经营”的城市发展新路子。
科学化规划,组团式发展,绘出城市蓝图。缙云县以科学化规划统领城市建设全局,着力推动“三区互动”组团式发展,将仙都主景区、缙云工业园区纳入中心城市范畴,形成“工业北上,旅游东进”的缙云城市发展新格局。对主城区,一手抓新区开发。发挥政策、资金、项目的导向作用,集聚人气,完善配套功能,形成新的行政、商业、文化中心、旅游集散和服务接待中心。一手抓老城改造。按照“规划引领、明确定位、导疏并举、分步实施”的思路,加快推进老城改造。对缙云工业园区,抓住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的机遇,突出开发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要素向工业园区集聚。通过集约集聚,带动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对仙都主景区,以自然景观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为抓手,以“黄帝文化”和“奇峰异石”为载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景点开发等工作,加快接待服务区建设,促进各旅游景点和各旅游功能区块连线成网。
高标准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构筑现代城市。缙云县千方百计扩大基本建设投入,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完善配套、适度超前”的思路,高标准建设城市,树立“富规划、穷建设”的思想,稳步推进城市化。一是加强区块间基础设施。加大新老城区、仙都风景区和新碧工业园区三区之间道路交通、给排水、治污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启动了平黄公路仙都景区段改线工程,抓紧抓好金温铁路扩能提速、330国道西移、好溪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前期,为城市发展空间拓展奠定基础。二是抓好中心城区配套设施。步云桥、拆迁安置房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县城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县生活垃圾填埋厂的TOT、BOT、BT投资模式成功签约,开展了老城区“拆房建绿、拆违建绿、拆房建停车场”局部改造工程,有效改善老城区交通条件和居住环境。三是抓好城市绿化、亮化。先后完成了双潭水厂、永宁公园南侧、寺后东路、江滨公园等地绿化,增加绿化面积3万余平方米。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4.8%,绿化覆盖率达36.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平方米,形成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绿意盎然的山水园林城市景观。
市场化运作,拓宽融资渠道,科学经营城市。缙云县坚持以市场化运作方式,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先后筹措20多亿元用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努力再造了一座“缙云新城”。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做活“土地经营”文章,以招标拍卖等方式出让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土地级差地租汇集资金,支持城市建设。把建设工程项目推向市场,让符合资质的建筑公司竞争投标,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工程建设资金。同时,在城市建设中,注重节约集约用地,采取削山头、平沟壑的方式,共削平大小山头19个,向山头要空间,向丘陵要土地,在保障城市化发展对用地的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占用大量耕地,成为全县节约集约用地的最大成果。
生态化建设,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打造“精品城市”。缙云县在城市化进程中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开展治山、治水、治污活动,不断推出生态精品工程,着力打造“精品缙云”。制定出台了《缙云县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按照“风景旅游休闲城市”的定位,科学实施县城新区生态城镇建设,“十一五”期间县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资金,扎实推进好溪流域水体环境整洁,完善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实施城市景观带、“见空造景”等项目,建设集“石城、好溪、名山”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城市。以“千年古石城”的定位,开工建设好溪滨江休闲带,一条长达3公里多,最宽处200多米的景观带,把仙都景区与主城区紧紧联系一起。同时,对城市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当地黄帝文化、石头文化、婺剧文化等特色文化,调整优化老城区,打造以“山水缙云、黄帝古风、传统街市、石城遗韵”为主题的石城古镇传统商业旅游区。优美的小城风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游客慕名而至,200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37.1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1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9.9%和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