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里海拔不是很高,但是这棵红豆杉已经有600多年的树龄,可见这里的气候、土壤等环境非常适宜发展红豆杉种植。”7月7日,在衢江区黄坛口乡茶坪村,“双服务”专项行动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师生们围着一棵红豆杉讨论着。
根据省级部门关于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双服务”要求,浙江中医药大学师生一行21人,在7月4日走进衢江区,开始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衢江山区、库区有不少未曾开发的土地,我们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调研,为衢江农民、特别是乌溪江库区农民寻找一个依靠中医药产业致富的路子。”带队的浙江中医药大学领导熊耀康说。
为开出一贴“增收”妙方,衢江实践队一行马不停蹄,深入库区、山区“把脉”中草药种植环境。7月5日一早,他们一行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船来到举村乡,直奔龙头坑村和洋坑村,上山考察中草药资源,查摸当地地道药材生长及培育等情况,一直忙到下午一点来钟才吃中饭。吃罢中饭又奔向湖南镇,一直忙个不停。7月6日,又转战杜泽镇等地。
除了“把脉”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更重要的是“问诊”农民朋友。“你以前种过哪些中草药,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愿意重新发展中草药种植?”7日上午,实践队一行来到黄坛口乡埠头村,在村口向来往的村民了解情况。“我们这里以前种植过元胡,一亩收益不会超过2000元,后来大家都种起柑橘。”村支部书记罗永生以及一些村民七嘴八舌地告诉实践队成员,这两年柑橘价格很差,只要有效益好的中草药品种,加上技术和销售有保证,农民是很乐意种植的。
多日的“望、闻、问、切”,农民增收的路子逐渐清晰起来。“这些天来,我们共走访4个乡镇,访问农民70余人,收获很大。”实践队负责人相告,他们发现乌溪江区库区分布着不少的野生红豆杉,说明这些地方土壤、气候都非常适宜发展红豆杉种植,“红豆杉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药材,现在可以通过其枝丫提取紫杉醇这种抗癌药物,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根据这个情况,他们给群众拟开出一贴“增收”妙方:选定一个乡镇作为示范点先发展起来,由浙江中医药大学负责提供红豆杉树苗,并进行技术指导。为了解决农民的销售忧虑,中医药大学或者帮助衢江区引进一个生物制药企业,或者帮助种植户和宁波一家制药厂签订销售合同,“按目前的行情,标准化种植的南方红豆杉干树枝,每克收购价为2元钱左右。”
“我们白天下乡,晚上整理材料,力争早日把这份实践报告完成并提供给学校决策,以便我们制定的增收方案早日实施,帮助衢江农民尽快走上种植中草药致富之路。”在衢江的每一天,这些实践队队员每天都是安排地满满当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