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的晴雨表、警报器、扫描仪、保护伞和防火墙等“五大作用”,提升经济发展软环境,助推科学发展。据统计,监测点共收集发展环境信息135条,交办督办问题94个,已解决落实问题83个。
一、合理布局设点,发挥“晴雨表”作用。在开展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现状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在5家涉企部门单位、8个乡镇(街道)和23家“4+X”主导产业企业设立首批36个监测点,监测点侧重选择不同类型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工业基础较好、市级工业基地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以及一线涉企服务职能部门。今年以来,又将“机关效能110、企业服务110、金融服务110、工业科技110”等4个为企服务110平台纳入监测点,扩大覆盖面,充分体现针对性、广泛性和代表性,以真实、系统、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软环境状况。
二、定期收集信息,发挥“警报器”作用。明确监测点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各监测点确定分管领导和联络员。联络员负责发展软环境信息采集、报送工作,每月上报涉企依法行政、行政效能、服务质量和企业、群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等发展软环境信息。同时,有效依托4个涉企服务110等监测点,将涉企扶持政策、服务举措和问题解决途径等反馈给各经济主体,企业通过监测点及时反映各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等情况,构建政企互动平台。市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确定专人,每月定期收集监测点反馈的信息,及时掌握发现可能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挥信息预警作用。
三、分类分析处理,发挥“扫描仪”作用。实行发展软环境信息定期梳理分析和反馈处理制度,定期对监测点反映的发展软环境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每月形成《涉企问题收集办理情况》,每季形成《为企服务110平台运行情况通报》,书面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涉及发展软环境问题报分管市领导。在梳理分析基础上,对监测点反映情况作出分类处理,属于意见、建议的,向涉及部门单位反馈;属于反映问题的,交由相关部门单位限期办理;属于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则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提交分管市领导定期协调解决。
四、强化问题督办,发挥“保护伞”作用。建立发展软环境问题交办督办、定期通报、协调督查制度,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将监测点反映的各类发展软环境问题交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责任领导,并对交办事项实行跟踪督办,做到问题没查清不放过、重要问题没调查纠正不放过、阻碍发展软环境的案件没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到位不放过,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同时,加强效能监察和执法监察,先后开展涉企优惠政策落实、机关效能建设、“百日竞赛”服务企业等专项督查,严肃查处影响和损害发展软环境的人和事,对作风漂浮、效能低下、服务质量差等21名责任人给予扣发考核奖金、谈话教育和通报批评等责任追究,促进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扫清影响发展软环境提升的各种障碍。
五、深化制度建设,发挥“防火墙”作用。提炼总结监测点建设中解决处理发展软环境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效预防损害发展软环境行为发生,巩固发展软环境提升成果。先后建立完善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涉企行政检查以及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款等制度,如制定实施《江山市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试行)》、《江山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办法(试行)》,切实解决“人情执法”、权力寻租和涉企部门行政检查过多等问题,减轻企业负担300多万元。着手制订《江山市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中发生影响发展软环境的损害行为和不良影响等,视其相应情节和造成后果,明确责任追究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