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金融危机下:中国民企之乡温州"用工荒"喜忧参半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华网浙江频道9月3日电(记者 张和平)近期,"久违"的"民工荒"来袭中国民企之乡温州: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全市(以温州市区为主)大约用工缺口15万人,涉及的行业主要是制鞋、服装、电子、电器、眼镜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大部分紧缺的工种是普工,少部分是熟练工、技术工。

  各类中小企业用工呈现"爆发式"增长

  8月16日一早,浙江莱丽斯鞋业有限公司人事部负责招聘工作的辛建英就在厂门口摆摊设点"急招工"。今年6月份至今,她四处招工却效果不佳。

  7月30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就业服务中心举行了首场企业招聘会。金帝鞋业、法派服装、长江电子等20家企业推出了300个岗位,2000多名用工需求量,不过进场求职的人员却不多。

  第二季度以来,温州传统主导产业鞋靴、服装、电子电器、眼镜、五金……正面临着用工需求剧增和劳动力减少之间的矛盾。

  温州市服装、鞋革、眼镜等商会会长告诉记者,当前各所有行业用工"吃紧",缺口约8-10%。

  温州市职业介绍服务指导中心的一组数据显示:二季度全市登记招工的单位达7060家,比一季度增加420家。同时,用工需求总数上升到113979人,增长了近20%。减去已安排的用工量,尚缺口48860人,缺口数比一季度增加21.7%。二季度招聘工种达到1328种,比上季度增加292种。金融危机之前的去年7月,这里登记的用人单位是4199家,而今年不降反升,7月份登记招工用人单位竟有4286家。

  "现在用工需求的增长具有反季节的特征。"长期关注用工问题的温州市职介中心党委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王瓯翔介绍,往年二季度都是求职的淡季,8月底以后才会有新的招工小高峰,今年却有些反常。

  王瓯翔称,全市用工的缺口总数很难精确统计,如今大部分企业除了向劳务介绍部门登记招工外,还通过自己企业的网站、厂门口设点和直接到劳动力输出省的劳动部门招聘。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老乡带老乡"。这些用工渠道约占招工总量的70%。

  经济回暖、出口订单增多是用工"吃紧"主因

  温州市百特电器有限公司是温州市瓯海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一家企业。该公司生产的烫发器、电吹风等美容、美发器具主销欧美等地。为赶订单,目前急需一线工人100多人。该公司行政主管黄雪曼说,这几个月企业订单都排满了,启动了2条备用的生产线,公司曾组织招聘人员前往四川等地招工,但收效不大。由于人员不足,只能把一些订单尽量压后了。

  "下半年出口订单同比去年增加了40%,有点出乎意料,因此员工储备出现明显不足,仅新增的一条西服生产线就缺250多名工人,造成整条流水线无法开工,而休闲服这边还缺两个班组,大概50人左右。"浙江阔帅服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爱民既为激增的订单高兴,又为招不到合适工人而发愁。

  生产车用电子电器开关的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间接受益于汽车下乡政策,今年业务量比去年增长近30%,为赶订单,目前急需一线工人100多人,技术人员30多人。该公司今年前六个月公司已经组织20多批次招聘人员前往杭州、深圳、上海、武汉等地招揽人才,但是收获不大,根据不断回升的订单看,下半年总的缺工数在300多人。

  王瓯翔告知,去年七八月份开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压缩生产线,很多工人返乡。但今年第二季度以来,订单多了,有的企业生产线重新上马,有的新增了生产线,"导致'爆发式'的增长。"

  记者从温州海关了解到,今年二季度温州市服装、鞋靴、眼镜、机电、低压电器等出口主行业呈现明显的转机。尤其是7月份,服装出口1.65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12%,鞋靴出口3.3537亿美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35%。这两大行业占全市出口45%,占据近半壁江山。

  温州市鞋革协会和服装商会的会长认为,鞋服行业用工紧缺的主要原因是外贸出口出现明显转机,订单明显增多所致。而外贸转机来自温州半年多来"政企联动",实施"温州名购"、"名品进名店"、企业技术创新、开拓"会展经济"、政府服务企业解难题等多项有力度的举措克难攻艰。

  温州市职业介绍服务指导中心党委副书记王瓯翔称,去年底,农民工返乡潮引发中央政府高度关注以后,四川、安徽、贵州等主要劳动力资源大省的各级政府着力于返乡农民工安置,从就地就业、技能培训、扶持创业、困难救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因此相当一部分返乡民工已开始了新的创业就业,这时他们就不再愿意放弃既有的工作或者投资,前往沿海地区重新找工了。

  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说,近一两年来,全国中西部承接沿海地区服装产业的力度很大,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建起了许多规模不小的服装生产基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拉"走了广大民工回乡就业、创业。

  改善用工环境,加强培训是良策

  在主要行业"招工难"形势下,促使温州市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业考虑采取相应的对策。

  温州市就业局副局长闽锐认为,从政府层面来说,解决市场用工紧缺的矛盾主要靠市场机制,不能强行干预。但政府要做好引导、服务、扶持等工作。要加大免费登记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力度培训就业人员。企业要切实做好员工的社会保障,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尽快实行"社保大统筹"。目前社保政策要缴满15年社保金才能享受社保待遇。但实际上全国各地农民工流动性、选择性大,许多人梦想回乡创业或到更好的环境就业,他们在一个城市连续务工15年不现实,到头来很多人实际上享受不到社保待遇。因此,许多农民工认为,反正享受不到,不如现在拿钱更实际。如果建立"社保大统筹",将对稳定用工起到积极的作用。

  王瓯翔认为,关键的问题是企业改善用工环境,提高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除提高工资待遇外,还要多多体现人文关爱。

  他说,东艺鞋业公司实行满1年以上员工每年组织旅、提供5大社保等的"8大关爱"和康奈鞋业提供设施高档、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园地、全面培训技能和知识、全力为员工解决子女入学的"4大开心"值得借鉴。这些都能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使他们真正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如此企业不仅顺利招到人,也留住人。

  有关王职业介绍中心的负责任认为,要充分发挥温州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省市建立长期、有效的协作关系,一头定向往需求地发布各类用工需求信息和企业情况信息,使广大求职者心中有数,另一头有针对性地统一组织务工者到用工就业,以减少就业的盲目性,提高用工的对接率。

  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提出,化解企业"用工难",政府和企业加强员工的培训是关键一环。要走出花钱培训员工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误区,实际上越不培训员工越走得快,越培训越招得到人、稳定人、留住人。

  今年5月份,温州市职介中心组织了一批温州企业前往青海省招工,为温州输入了一批劳动力资源,并在当地建起了劳务输出基地。有识人士由此建议,温州企业可以抱团出去,与外省市的一些职业技能学校合作,让对方代为培训员工,以"订单培训"的模式招工。(完)

11.30:玫红系girl
11月28日杭州周末街拍
11月27日杭州原创街拍
浙江传媒校花李晞媛
11月23日杭州原创街拍 街拍客最潮装备
杭州银泰店庆街拍美图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用工荒”不用慌 政府、企业积极应对劳动力紧缺
·闹了多年的“用工荒”再度席卷禾城
·外贸回升强劲企业措手不及 浙江出现反季节用工荒
·钱江晚报:用工缺口已达5万多人 温州又现“用工荒”
·用工缺口已达5万多人 温州又现“用工荒”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