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绍兴人文特色的乌篷船
中新网绍兴9月6日电(赵晔娇)江南十分美,绍兴九分九,这是对千年古城浙江绍兴的生动写照。明年,正值绍兴建城2500年,伴着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的完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越王精神将历久弥新地融入绍兴的历史文脉之中。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历史悠远,名人荟萃,素有“山青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的盛誉,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小巷酒旗风,台门饭菜香,环城河上桨声橹影……绍兴,一个血脉中流淌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在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蕴含时代印记的文化遗产。
古城保护绍兴模式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嘱大夫范蠡“立国树都”,按“坐西朝东为尊”的周制,依山水形势、据四达之地而建绍兴古城。 2500年后,绍兴城址稳定未变,格局依旧,历史文脉绵延一贯。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只有两个。
“保护也是一种发展 。”绍兴市名城保护办主任李波表示,古城保护和经济发展看似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在破解这道难题的过程中,绍兴创出了闻名全国的“绍兴模式”。
2006年6月初,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诞生了一份凝聚各方共识的《绍兴宣言》,成为古城保护逐步完善的新起点。从此绍兴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留下印记。
据悉,绍兴的古城保护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历届主政者始终高度重视。1998年,该市开始单独编制《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1年12月,该规划获浙江省政府批准实施,在8.3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范围内划定了鲁迅故里、八字桥等7个历史街区,总面积近200万平方米。至此,古城保护走上了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
如今,为了呵护好古城,绍兴将古城作为一座景观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突出“人文美、水乡情”,使点、线、面的保护各有侧重。其中,“点”就是文物保护单位和83处文物保护点,“线”就是城市河湖水系和水乡风貌带,“面”就是7个历史街区。
文化旅游两相宜
历史留给绍兴以丰厚的文化遗产,也给绍兴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的旅游品牌因此应运而生。
古老的绍兴,必然有古老的风情,南镇祭禹、冬酿祭酒神就是一种风情,能人感受到2500年的古城的深厚底蕴。兰亭挥毫、曲水流觞、修禊表演,既是兰亭书法节的一部分,也是展示文化深度的风情表演。
辈出的名士更是绍兴发展文化旅游业不可被复制的稀缺资源。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卧薪尝胆、复国兴邦”的越王句践,“行曲水流觞、书《兰亭集序》”的王羲之,“东山再起”的谢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还有文坛怪杰徐渭,近代民主革命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一代伟人周恩来,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坛巨匠鲁迅。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绍兴第三产业的龙头行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2007年完成的《绍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绍兴将被建设成为国际性文化与商务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和浙江旅游核心动力圈的副中心城市。
越王精神流传千古
绍兴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2处,其中国家级16处,省级54处,因此也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古越文化的发祥地,百越后裔的寻根之地。
目前,位于绍兴市区府山的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越王城是当年越国的都城,也可以说是越国的“紫禁城”,由越国名臣范蠡受命而一手指挥建立,可以说是2500年间绍兴历史的凝聚点,也是越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这是绍兴献给建城2500周年的礼物,府山是绍兴悠长历史的见证。2500年来,绍兴城市的中心都在这一带。现在的越王城既展示了绍兴悠长的历史,也在延续着绍兴的文脉。”绍兴市名城保护办主任李波表示,越王城今后将是绍兴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希望人们能在这里感受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越王精神。
一叶乌篷,漂过二千五百年的沧桑;百转河渠,流动大禹治水的英名;几代文豪,传扬着古越文化的精致肌理;黄酒社戏,演绎着寻常巷陌的风俗百态。绍兴,因深厚的底蕴,催生了新的经济步伐;历史的精神,振兴了新的文化结构;使充满韵味的水城显示了勃发的生机。这是在CCTV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评选中,对绍兴的颁奖词。温婉的言语道尽了绍兴古城文脉,展现了古城神韵。
据悉,浙江绍兴是辉煌60年——全国网络媒体浙江行的最后一站。该活动由浙江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主办,包括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各省市重点新闻网站和知名商业网站的网记们兵分三路“扫描”浙江,依托网络平台宣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历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