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元旦假期,中央美院建筑与城市文化研究博士班来杭州上了堂现场课。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导师王国平,以“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题,现场授课,并与博士班学生交流和互动。
一起来看看这堂现场课的精彩内容。
走了一城又一城
不知此城非彼城
“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走了一城又一城,不知此城非彼城”,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印象。
全球化飞速推进,但全球化绝不是城市特色的“全球通”,恰恰相反,城市特色是城市参与全球化的资本,是支撑城市生存、竞争和发展的根基,一个城市只有走差异化的发展之路,才能永不迷失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什么是城市特色,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城市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体特征,从不同角度审视,至少具有导向性、系统性、基础性、渗透性、传承性、稀缺性6个方面的基本特性。
摊大饼和做小笼包
城市应该有系统性,这个要靠城市规划来体现,好的规划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蓝图,也是城市特色的“投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杭州的城市规划是按照“两疏散、三集中”方针做的。疏散的是老城区人口和建筑,而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高校向高教园区集中、建设向新城区集中。
这样一来,最大的好处是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在空间上的错位,千年古都与现代化大都市同城辉映。
举个例子,我们过去的发展模式是“摊大饼”,城市建设全面铺开,没有重点。
现在的发展是“一主三副六组团”,杭州主城和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三个副城再加六个组团,正好凑成一笼小笼包,城市一下有了十个增长点。
中山路有机会成为
建筑历史的博物馆
城市特色要落地,离不开城市建设,要靠城市建设来彰显城市特色的基础性,把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特性传承下来,让它活在今天宏大的历史潮流中。
建筑很难用美与丑、好与坏来判断,存在即合理,每幢建筑都是城市生命链的重要环节。
举个杭州的例子——
2008年1月,杭州启动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2009年9月30日,南宋御街·中山路开放,历经沧桑的中山路,南宋建筑在地下,400年前的清真寺还在,还有清朝、民国的、改革开放前的建筑,直到今天。
我们从没想过中山路是一座历史建筑博物馆,但它却有机会成为建筑历史的博物馆。
要一页一页叠加
不要一页一页替代
果戈理说:“城市是一本石头的大书,每个时代都留下光辉的一页”,一页一页叠加起来的才是一部历史,而一页替代一页,或不断在一页纸上擦掉重来,得到的只是一页灰色的现实。
城市文化要靠传承来彰显,杭州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累计投入数百亿资金,对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
比如位于元宝街、建于清同治年间的胡雪岩故居,是清末中国巨商第一豪宅,建国后,先后成为工厂、单位、学校,还住进了72家房客,建筑受到严重破坏。
1999年至2001年,杭州在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下,维修了胡雪岩故居,基本再现了120多年前的风采,截至2008年,已接待中外游客130多万人次。
水是杭州的城市禀赋
一个城市还要有一样稀缺性的特色,这是一个城市最内在的、最不易改变的底子,是难以模仿和替代的。
杭州的城市禀赋就是水,杭州充分做好了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的文章,“一江春水穿城过,江河湖山在城中”的钱塘江时代,正在形成。
讲课完毕后,王书记还回答了在座学员的提问。
叶高翔(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按照您的看法,一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已经造的那些大量的仿欧式建筑怎么办呢?
王国平:这就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仿欧洲风格的建筑,可以有,比如欧洲风情住宅小区,但是不能成为城市的特色和主导建筑,任何一座城市去模仿另一个城市都是不可取的,我最不喜欢听到“杭州像××城市”这样的比喻。
除了仿欧建筑外,现在很多城市还兴建仿唐仿宋建筑,适可而止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历史街区内,千万不能搞仿唐仿宋一条街,它的结果类似于砸了商代的青铜器去搞一个假古董。
我的答案有些“狡猾”:只要把握好度,就睁只眼闭只眼,但把宋城的建筑搬到中山路上来,就绝对不允许。
温宗勇(北京市测绘研究院院长、中央美院建筑与城市文化研究博士班2005级学生):您说的“度”是个很玄妙的东西,能不能点拨一下;还有我们一说保老城,很多人就觉得断了发展的后路,您怎么理解?
王国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千城一面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城市发展中必须要付的一笔学费。
但也有补救措施,这就需要我们打一场城市特色的保卫战。我的观点是应保尽保,凡是没有拆的都不要再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做研究和调查,科学论证了。
杭州已经立法规定保护50年以上的老房子,同时还在保护工业遗产、校园遗产、农村遗产。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单门独户的农居正在消失,我们现在正对农居进行改建,滨江阿里巴巴附近的村庄,就将出现一个淘宝村,农居也能找到发展的春天。
冯斐菲(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所长、中央美院建筑与城市文化研究博士班2006级学生):既不是文物又不适合居住的老房子怎么办?
王国平:对于那些老房子,如果拆了太可惜,如果不拆,住在那里的居民肯定会说我们“饱汉不知饿汉饥”。
杭州是通过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买单的形式,花了40多亿,对住在危旧房中的2万多户进行危旧房改善,给老房子拼厨拼卫。
我们还改善了280多条小巷,挖掘了小巷里的文化碎片;对800多个庭院进行了整治,我们希望让生活品质之城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阳光,能洒向背街小巷、每个庭院和每幢楼。
郑皓(北京市规划委海淀分局副局长、中央美院建筑与城市文化研究博士班2005级学生):城中村建设很难,一头要拆、一头要建,这怎么统筹?
王国平:城中村不搞好,会有成为“中国贫民窟”的危险。
杭州通过以宅基地和承包田换户籍、社保、住房的办法,推动城中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拆迁户和失地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比如我们采取就近安置,原则上拆迁在哪个区,安置就在哪个区;允许拆迁安置房办三证;拆迁过渡期,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等,得到了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
据都市快报 作者 王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