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4日讯1月12日,商报《动辄几十个,超市大米牌子多了》一文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不少读者来电表示,对于“大米牌子过多难以辨别”深有体会,其中相当一部分读者希望本报能进一步介绍一些选购大米的方法。为此,记者请教了批发市场、超市的多位行内人士,梳理出一些选购大米的关键方法,包括如何识别少数不良商家可能出现的一些“潜规则”手段。
要看米粒大小是否一致
东北米光泽度通常较好
规格多样的袋装大米在使大米走向品牌化、带来搬运方便的同时,也使得市民不容易在购买时进行初步鉴别。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在批发市场里购米,批发商都有可以让袋装大米破口“愈合”的特殊工具,因而能够让买主随意检验大米的质量;而一些超市和杂货店里,则通常也提供了较畅销的几款大米的样品。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无法看到样品的袋装大米,那就只能认品牌了,一般大一点的品牌,大米的前后批次质量还是能保持一致的,而且不大可能“挂羊头卖狗肉”;而对于散装大米或者可以接触样品的大米,消费者首先要看大米的米粒是否一致:因为北方一些大米供货商有个“潜规则”,就是在高档的大米中掺一些相对低档次的大米,连绍兴的一些批发商一不留神也要上当。如果米粒大小一致,接下来就是判断产地,但对于东北米、江苏米、安徽米的具体识别,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困难一些,要分清楚江苏米的具体某个产地就更不现实。因为像东北米本身也有正常粒、长颗粒和圆颗粒。比较基础的识别方法是,东北米质量一般较好,成熟颗粒比重高,因此如果大米中有“腹白”的颗粒比较多的,一般就不是正宗的东北米。另外,东北米的光泽度通常比较好。
至于包装上表示的“一级”、“特级”字样,消费者可以不必太看重,因为这些有的是表示米的精加工程度,有的是表示大米本身的档次,关键还要看“实货”。
香味过浓的大米
可能香味是“人工”的
有关人士表示,识别大米的质量,除了看之外,最好还要“闻”和“咬”。如果闻一闻发现米有异常味道,多半不是好米;当然,眼下正值新米上市,供应充足,陈米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现在市场上香米比较流行,市民要警惕添加香味的假冒香米。识别的依据是,有自然清香的米比较正常,如果是扑鼻的香味,就不正常。像本报曾报道市区城东鹤池苑的一位陈女士买到了有浓浓的焦香味的大米,这就值得怀疑。另外,正宗的香米,香味在生的时候也能通过咬米粒而“透”出来,市民也可以去尝试一下。此外,市民对不同档次的米的大致价格水平也要有所了解(可参看本报12日报道),这也能用来作为判断依据,比如正宗的泰国香米价格在4元/500g以上,现在市场上有的号称“泰国香米”的米价在3元/500g以下,肯定不正宗,最多也是用泰国香米的种子在国内种植出来的而已。
另外,行内人士还向记者透露,对近来新出现的一些大牌子的高价大米,一上市他们就买来品尝过,结果发现质量不一,因此消费者不能太听信广告。
据天天商报 记者俞朝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