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3日讯 骑公共自行车、坐公交、自带水杯……代表委员们,你们的榜样力量很重要
这是一个“低碳”当道的年代。
自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低碳”成为媒体、官场及公开演讲时流行的口头禅。
啥叫“低碳”?它的英文名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说,叫“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据说“低碳”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参加杭州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热词。
400多个提案中,仅仅在标题上直接打出“低碳”口号的就有28份。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设计的低碳生活,究竟是啥模样。
同时也请他们,率先做个榜样。
这次杭州市“两会”上,出现了“低碳”新动向。
2月1日,开市政协预备会议的时候,市政协主席孙忠焕说,遇到集体活动,委员们坐大巴都是坐满一辆开一辆,不按小组界别一组一个车,“因为一辆车如果不坐满就空着开出去,占据道路资源,老百姓要有意见的。”
政协委员黄炳元在报到的那天,骑着自行车来了。自行车不是自己的,是一辆红色的公共自行车。“从新华路市环保局出发,骑到一清新村还车,再走到之江饭店,才花了20分钟。”
还有昨天来报到的人大代表任姝敏,她带着自己的环保问题来了:“如何把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同环保联系起来,让学校里的公共课程课本能循环使用……”
听起来“低碳”很远,做起来其实很近。
因为大经济要低碳,生活也要低碳。
所以,本报发出倡议,本次参加杭州市“两会”的代表委员能作一个最简单的“低碳”榜样:骑上单车,坐上公交,低碳出行。让我们的道路喘口气,让我们的城市多一份清新。
就从今天开始,你能做到“低碳”吗?
践行一:走路骑车来开会
践行者:杭州市政协副秘书长方治平
践行方式:第一天开会,骑公共自行车来;第二天下雨,干脆走路来。
“老政协”方治平一口气提了5个提案,其中有3个都跟“低碳”有关。
在方治平的想法中,打造低碳两会,最直观的实践是倡导代表委员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或者步行。
根据他的观察,这两天像他这样“不坐汽车”来开会的委员不少。前两天为此还闹了尴尬,当他们骑着公共自行车来到之江饭店会场后,却发现没地方停车。问了交警,绕了好长一段路,才在建工医院边上找到停车的地方。
立竿见影,这又催生了当天《关于在市“两会”会场和代表、委员住所设立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建议》的出炉。
别以为这是“低碳”红了,代表猛赶流行。私底下他们很弄得灵清。“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一下子全部搞低碳、搞环保,不太现实。这两天我跟其他委员和代表们聊天,大家基本有个共识,最切实际的‘低碳’就是先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践行二:带着3000个节能插座来开会
践行者:建德代表团
践行方式:给每个代表的房间送一个节能插座
这次开两会,建德代表团不仅人来了,还带进一辆大卡车(申请了特别通行证),看起来很不“低碳”,可仔细一看,车上装了3000个节能插座!够低碳了。
这批节能插座是建德当地一家企业生产的,主动赠送给了代表团。这些插座可以用于电视机、电脑、台灯等家用电器,保证电器在待机状态下不耗电。比如电视机即使关着,如果没有拔掉插头,每小时耗电仍在7.8W,用了这个节能插座,电视机就会自动断电。
浩浩荡荡带进杭城的几千个插座没地方放,昨天下午赶紧提前发到每个代表的房间,当礼物送。其实钱不多,也就是宣传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