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峰(右)向应聘者介绍企业情况。 叶蕾 摄
浙江在线03月29日讯蓝玉峰春节过后几乎一直在省外奔波招工。他是杭州临安一家照明电器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本报报道了西南地区大旱,呼吁浙江企业招收云南旱区工人,公司马上联系记者,表示愿意招收旱区工人。很快,蓝玉峰就亲自赶到云南招工。
昨天,记者随他一同前往招工现场,但是我们发现,饱受干旱之苦的云南群众,对外出务工颇有顾虑。
“送岗”浙企:工资保证按时发放
昨天一大早,蓝玉峰和助手老王就已经出现在云南宜良县城的劳动力市场。他们挑了个人多的地方,摆起招聘展板,发放起资料来。
蓝玉峰所在的照明电器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市场里转了一圈,蓝玉峰发现自己的企业还是有优势的。厂里工资计件,月收入能达到1500元至2500元之间,比云南本地提供的岗位收入要高很多。
蓝玉峰说,他特别想帮助旱区,如果是旱区来的,厂里会着重照顾的。但一上午资料发了许多,却少有人报名。
记者拉住一个小伙子打听。
小伙子住在附近山上的村子里,由于干旱,今年庄稼基本没了收成,他也想试着出门打工补贴家用。
记者追问了半天,小伙子说出了不安:“我们有老乡出门打工拿不到工钱,就不知道你们浙江的企业怎么样?”
蓝玉峰赶紧上前解释:“我们会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工资保证按月发放……”
小伙子听完,仍然有些犹豫,说是还要再考虑一下。
当地年轻人的顾虑:“我走了,谁给妈妈挑水”
下午,蓝玉峰又来到昆明南坝路劳动力市场。这也是当地最大的劳动力市场,云南外出务工者有不少通过这里走向省外。
来自昭通巧家的小王背着大包裹出现在招聘板前。蓝玉峰的助手老王这时派上了大用场。
老王的老家也在昭通,和小王刚好是老乡,他在蓝玉峰所在的企业工作有一段时间了。
老王上前当起说客:“包住,吃饭只要付两块钱,工作不难,一学就会,现在家里没水,没法种地还不如去浙江赚点钱……”小王心动了,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来自富民县的小陈也有点心动,不过还是决定在昆明找一个短工的工作。
小陈说,家里旱得不行,喝水都成问题。家里就他一个男人,妈妈今年还得了一场病。“我走了,谁给妈妈和妹妹挑水喝?”
而在之前的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不少旱区的青壮劳动力外出,家中留守老幼难以应付抗旱需要,大旱加上窘迫的经济情况都成为新的问题。因此,不少在云南地州劳动部门的人员对劳务输出持谨慎态度。
劳动部门:浙企送岗位要有“大海捞针”的准备
一天奔波下来,蓝玉峰的本子上记下了十几条信息。他已经很满足了。蓝玉峰告诉记者,他已经做好准备,要留在云南一段时间,慢慢地招人。
蓝玉峰还发现,云南人的老乡情结特别突出,在外出务工时,只对老乡的介绍比较信任,对工资也基本是要求一月一结算。因此,他也希望随行的老员工云南人老王能给他带来些工人。
云南一位劳动部门工作人员说,在云南省,劳动力比较分散,加之交通不便,要大规模地把劳动力组织起来需要一定过程。他建议来招聘的浙企:耐住性子,做好“大海捞针”的心理准备。
云南浙江商会:浙江企业来招工,我们鼎力相助
目前,浙江企业要来云南招聘的消息已经在云南主流都市报《春城晚报》上刊登,同时还发布了部分企业的招聘信息。
从云南劳动部门传来的消息是,当地也都加大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以此尽可能降低旱灾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并欢迎浙江的企业前来招聘。记者也将进一步收集具体的供需信息。
昨天,云南省浙江商会也表示将大力支持我们的活动。云南省浙江商会常务副秘书长张雅平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在关注云南的旱情,目前已经捐助了45万元的善款。对于浙江企业前来招聘,商会愿意尽可能提供帮助。
蓝玉峰叮嘱记者,浙江企业组团来云南招聘时,一定要记得叫上他。接下来几天,他打算继续前往富民、石林等地招工。蓝玉峰说,他对浙江的企业有信心,他相信厂里优惠的就业政策、规范的管理也一定能给他带来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