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花城
物业找到了打电话的中介
对于业主的这种怀疑和指责,万家花城的物业滨江物管的回应是4月1日在业主论坛上的一则“告知业主——关于泄露业主信息的调查结果”:
尊敬的业主:
泄露业主信息的事情,在业主与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已查到相关证据,可以证实非我们物业所为,望业主能够理解。也希望业主能与我们配合提供更多线索,现将相关证明公示如下。
万家花城服务中心
2010年4月1日
“其实,我们物业也很委屈,业主的信息都是在交房时登记的,专门有一个人负责,其他人根本就拿不到。”滨江物管的主任于立行说:“我要想知道哪个业主的联系方式也要走程序,而且只能看到他一个人的,怎么可能那么多都泄露出去?”
于立行说,其实现在有很多渠道都可以得到业主的信息,但出现这种事情,许多业主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物管公司。但事实上,对于物管公司来说,绝对不会因为这么一点蝇头小利,就冒这么大的风险。因为信息泄露后,给物管公司会带来数不清的风险和麻烦,可谓是后患无穷。所以公司在管理业主信息时,一向都是非常严格,口子也是非常紧的。
于立行说他们3月初的时候在论坛上看到有业主发帖说经常接到“骚扰“电话,怀疑个人信息被泄露了,后来就有几个业主打电话到服务中心投诉,并指责物业卖了他们的联系方式。
“我们当时就对业主说,对方打电话来,不是有来电显示吗,希望业主把这个号码提供过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去查,哪怕当场打电话对质也可以。”为此,于立行还让工作人员在论坛上发帖,呼吁接到骚扰电话的业主能够主动和他们联系,提供线索。但用他的话说是“没什么效果”。
中介称信息来自装修公司
直到3月底的时候,才有两位业主站出来提供了两个电话号码。
“依照这两个电话打过去,我们才知道这是两家中介公司,业主信息从物业这里拿的说法就是从他们那里说出来的。经过对证,对方承认是他们业务员随口说的,并给我们出了证明。”而这个证明被于立行放到了业主论坛上。
这两则证明的出示者分别是杭州艾迪嘉房产经纪有限公司和杭州浙财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也就是于立行所说的两家中介公司,出示的时间分别是3月31日和4月6日。
杭州艾迪嘉房产经纪有限公司在声明中称:因公司的实习员工在打电话问询万家花城业主是否愿意出售或出租该房产时,业主在电话中问员工怎么得知自己的电话时,由于新员工不清楚电话来源,随口说了是物业公司给的,其实此房源电话来源是向装修公司及中介同行买来的,由此给滨江物业公司形象造成了损害,及工作带来的不便,本公司真诚的道歉。
杭州浙财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的声明也提出业主信息并非向物业索取,而是装修公司直接到店里来卖的,并且对方没有透露任何单位。
200多元买到600户业主信息
那么这两家中介公司到底是如何获取业主信息的呢?
“真的是从装修公司那里买来的,其实这也不算秘密,做这行的都知道,你看看周边这些楼盘,所有楼盘的业主信息都能搞到。”杭州浙财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一位姓徐的经理说。
徐经理说,他们买的是万家花城二期部分的业主信息,大概五六百户,两三百元,“房号、姓名、联系方式什么都有,就是一些装修公司的人上门来卖,要就要,不要拉倒,他们不会说自己是那儿弄来的,也不留联系方式。”
“拿到业主信息后,业务员就开始逐个打电话,没办法,混口饭吃,只能这样。”徐经理说,“其实,我们一个业主也就打一次,如果他明确表示不想卖房,就不会再打扰他了。但是,你想啊,给他电话的不只我们一家,我只能说我们倒霉,被撞上了。”
但是,徐经理反复强调,他们的业务员从来没有说过业主信息是从物业获得的,“我们就在万家花城楼下,怎么会这么说呢,我都给业务员做过培训的,而且也的确不是从物管处来的。”
杭州艾迪嘉房产经纪有限公司的张经理也承认获取业主信息一点儿都不难,“你去网上随便搜搜,都能买得到,哪个楼盘的都有。”至于这些装修公司是如何拿到这些信息的,张经理说他也不清楚。
信息泄露
谁来管?
事实上,业主信息遭泄露的情况,并不只有万家花城一个小区,而是普遍存在于许多新小区。从签订购房合同到交房入住,业主信息就在开发商、物业、银行等各个部门之间流转,包括银行,办证中介公司,邮政,水、电、煤气公司,华数,社区,派出所等等环节,都有可能成为信息外泄的漏洞,但由于业主的第一手资料往往是经开发商流向其他环节,业主也往往将责任归咎于房地产公司或物管公司,但板子是不是真的应该打在他们身上,值得商榷。
而许多人想知道的是,当信息泄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有没有部门可以来监管这个事情?又没有相应的法律可以加以制约?
“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在刑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中都有很明确的规定,只是现实中维权的成本太高。”浙联律师事务所主任戴和平说。
他说,业主的取证过程太难。首先要搜集到证据是小区里多数业主的信息都被泄露,如果只是一两位很难说明问题;而且,要证明对方给自己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仅仅是接到电话觉得烦,可能还不能说明问题;其次,业主信息经手太多的环节,真的要找到源头,对于业主来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不划算。
戴律师说:“如果一个小区里真的出现大面积信息泄露,我建议业主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来统计人数、搜集证据,这比单打独斗要好一些。”
对此,浙江金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金鹰表示,我们现在在这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太完善。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业主信息的管理,比如要求开发商等部门严格保护管理业主信息,如果泄露,一旦查出就严格处理,比如吊销执照之类的。无论如何,完善这方面的法律,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吴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