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
大唐贡茶院远瞰 |
大唐贡茶院一景 |
浙江日报5月21日讯 或许是一湖碧水,让长兴如此清丽。
长兴,这颗太湖南岸的璀璨明珠,镶嵌在苏浙皖三省接合部,这里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腹地。在这块区划版图上,如果以长兴为圆心划一个圈,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均在其一个半小时车程半径内。两条国道、三条铁路、四条高速和一条有着“东方莱茵河”美称的黄金水道构成的水陆交通网,也交叉汇聚于此。
长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长兴建县始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隋唐初年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州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长兴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乡,至今还保留着他临世沐浴的圣井;长兴是茶文化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长兴写就了旷世巨作《茶经》;明朝吴承恩在长兴县丞任上为写作《西游记》积累了大量素材;长兴被元代大画家、大书法家赵孟頫誉为“帝乡佛国”,并留下了手写真迹。长兴民间艺术十分丰富,民间艺术奇葩“百叶龙”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演出,尤其是在“首都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的精彩演绎,赢得了中央领导以及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
长兴物产丰富,旅游资源独特。长兴名特优新产品十分丰富,有闻名海内外的“太湖四珍”:银鱼、白壳虾、鲚鱼、大闸蟹;有久负盛名的“长兴四宝”:银杏、吊瓜、板栗、青梅;有令世人称绝的“品茗三绝”: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等。长兴正在规划建设一流的太湖旅游度假区,以水口大唐贡茶院为代表的陆羽茶文化旅游,以弁山碧岩寺、城山清凉禅寺、仙山显圣寺和顾渚山寿圣寺等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旅游,以“金钉子”、古银杏和扬子鳄为代表的古生态文化旅游,以梅花节、桃花节、樱桃节、杨梅节、葡萄节等节庆旅游和农家乐旅游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初步形成。长兴也是革命老区,被誉为“江南小延安”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就坐落在长兴,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首批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长兴经济活跃,发展势头强劲。进入新世纪,长兴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增长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2003年以来,经济社会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从2002年的107位上升到2005年的56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从2002年的97位上升到目前的46位。2010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抓住“保增长、抓转型、推改革、促统筹、重民生、保稳定”这一工作主线,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打好“四大百亿攻坚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长兴生态和谐,人民生活幸福。长兴倚山临水,山水风貌突出,生态环境和谐。2003年以来,长兴按照建设山水园林型现代化新兴城市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全面掀起了城市建设的新高潮。与此同时,统筹城乡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长兴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城市类金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第一名、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强县、省级生态县、浙江省森林城市等称号。
南方有嘉木客当至长兴
5月21日至23日,第三届中国·长兴陆羽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暨中国县域金融论坛将在长兴拉开帷幕。届时,作为中国茶文化发祥地的长兴,将携其1200余年的唐茶古韵,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本次茶文化节突出“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这一主题,积极接轨世博,推进茶文化和茶产业交流与合作,全面展示长兴作为茶文化发源地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打响“大唐茶都”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长兴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和谐度。
本次茶文化节活动可谓是精彩而丰富。主要活动分为“一式五板块”,“一式”即开幕式系列活动,“五板块”分别为茶事板块、金融板块、经贸板块、旅游板块和文化板块。其中茶事板块包括长兴十大茶点、十大小吃、十佳茶室评比、长兴名茶、名企评比、新茶、茶点联展活动、市民免费品茗等活动;金融板块包括中国县域金融论坛、银企合作签约仪式和参观考察活动;经贸板块包括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旅游板块包括长兴接轨世博·茶文化体验推介会、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代表、上海市民长兴茶文化体验之旅启动仪式、长兴重点旅游区域规划发展暨旅游产业推介会、长兴茶文化之旅考察活动;文化板块包括“魅力长兴”群众文艺汇演、顾渚山茶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启动暨电影《南方嘉木》开机仪式、“陆羽文化广场”揭幕仪式暨长兴紫笋茶研讨会、“春到顾渚山”第二届国际摄影大赛、大唐贡茶院茶楹联展示、禅茶大会等活动。
文化、经贸、金融三戏同唱,凸显“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主题。今天,长兴将携其1200余年的唐茶古韵,彰显“速度长兴”的生机活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名茶界专家、文化名流、经济学者等,奉上一场绚丽多彩的文化经贸盛宴。
南方有嘉木紫笋有真香
长兴与茶结缘已久。唐上元年间,陆羽隐居江南,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公元764年,他徒步来到太湖西南岸的长兴顾渚山,惊叹于此处金沙泉的甘醇、紫砂壶的精致和一种紫色呈笋芽状的野茶奇香,于是就在山中结庐,潜心制茶研学,后来他写就了中国历史上首部茶叶专著《茶经》。在《茶经》中,他评顾渚紫笋茶:“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遂将该茶列为上品,并力荐为贡茶。唐广德年间顾渚紫笋正式成为皇家贡茶,唐大历五年朝廷在顾渚山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皇家贡茶院。此外,顾渚金沙泉同列进贡之列。此后,每年清明之前,顾渚山茶香四溢,颜真卿、陆龟蒙、刘禹锡、皮日休、杜牧等一大批当世文人相继到此,品茗斗诗,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唐贞元年间,湖州刺史李词在贡茶院修建吉祥寺,标志“贡茶”和“佛茶”的合一。在饮茶的同时参悟雨洗铅华、沉静如水的禅意。另外,长兴的熏豆茶、吃讲茶、打茶会等产品和风俗伴随着茶的发展和茶文化的沉淀而持续至今,为长兴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唐风宋雨如此过了千年,长兴与茶的渊源也这样结了千年。长兴人民就这样被千年的茶香薰陶得温润有礼,这也是对长兴茶文化的最好诠释。
在深厚的茶文化根基之上,又一年新茶嫩芽破绿而出。今时今日的长兴不仅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文化事业和自然生态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近年来,对于茶产业的长远发展、提升茶的社会地位、保留茶文化方面,长兴县委、县政府更是不遗余力。自2008年举办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中国湖州(长兴)首届陆羽茶文化节和2008中国·太湖明珠长兴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即“两会一节”)后,长兴在推动茶文化上不断加大力度,“大唐茶都”这一品牌逐步被国内外游客所认可。同时,由于长兴的产茶区离城市较远,山清水秀、气候适宜,乡村旅游借助这些先天优势快速发展。以“上海村”闻名的长兴水口农家乐旅游,2009年共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收入9000万元。
“茶道”这种东方智慧在新的时期逐步与“商道”结合,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兼顾了经济效应,形成了文化和商业共创双赢的局面。您去长兴,可以到茶馆或茶店品茶、欣赏茶艺表演,可以在大唐贡茶院学茶艺、听茶文化,可以顺便买点厂家精心包装制作的唐时紫笋贡茶或紫笋白茶新品,也可以单纯地只为欣赏江南茶乡的小城景致,求一份世外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