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迹20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重现江湖”追踪
鼋(Yuan)大雨中被放生回到它原来生活的地方
渔政最近要在这一带江面巡逻禁止渔船作业防止它触网
“入水后,它很快就消失了,没有留恋,没有给大家说‘再见’。”昨天下午5点40分左右,“水中大熊猫”鼋,被放归大自然。
这只重13.5公斤的鼋,是温州永嘉的两位渔民孙银山和王绍兴16日晚上在楠溪江下游捕捞到的。(详见本报昨日报道)
鼋放生后,渔民都做了表态,这段时间会好好保护它,都不去这个河段捕鱼。渔政部门会不定期去巡查。
永嘉县政府奖励孙银山和王绍兴3万元,这是当地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保护野生动物奖励。
接下来,永嘉县有关方面还要在渔民和居民中间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保护它,并打算建个类似野生水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区。
放生时间有讲究
省、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的领导、动物专家,以及永嘉县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了放生仪式。
许多人特地赶来送别,有小朋友,也有80多岁的老人。
专家现场给大家介绍了鼋的明显特征,好让大家下次看到它的时候,放它一马。它眼睛很小,嘴巴前面(专家说叫吻)又特别短,而且背也挺平的。专家还打趣,它的老祖宗们名气挺大,驮过帝王墓碑和唐僧师徒。
选择在下午5点多放生,主要是考虑最近高温,气温低一点,对它有好处。昨天,雨下得很大,对于“淹不死”的鼋来说,没有影响。
它很快就消失了
放生前,专家对鼋做了全面的体检,健康状况良好。
专家除了再次现场鉴别,还做了科学记录,并在它身上做了标识。
标识做得很隐蔽,不对外公开,以防止居心不良的人,打捞到了它,去卖高价。
孙银山和王绍兴也在场,亲自开船到江心当初捕捞它的地方。专家们用一块木板,小心翼翼地把鼋放到江水里。
入水后,它没有回头,很快就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在场的记者说,它爬得太快了,取景都取不好。
孙银山和王绍兴是永嘉县上塘镇的渔民,过去的十天,他们和妻子不捕鱼了,吃住在船上,守护着它。
知道它怕热,每天早上8点多,把船开到大桥底下,停在那里躲太阳。晚上,再开回码头,怕人偷,就停在水中央。
除了专家外,还有不少人想上船来看鼋,都被他们回绝了,说怕惊扰到它。
一日三餐,4个人都在船上解决,简单烧两三个菜,将就着吃,给鼋吃的却是鱼虾美味。
鼋的“房间”就在孙银山夫妇的隔壁,中间只隔了一道薄薄的铁板。夜间它用爪子磕碰铁皮发出“沙沙”声,让孙银山夫妻没睡过好觉,江上蚊子也很多。被放生后,妻子胡云香对孙银山说,晚上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专家们都说,孙银山和王绍兴捕到鼋意义重大,据说25年没在楠溪江发现过鼋了,整个温州估计也没有;这只鼋年纪小,差不多是人类的青少年时期,这证明楠溪江里近十几年来有鼋在繁殖。它是只公的,遇到母的还可以繁殖,生生不息。
都市快报 通讯员朱奕记者孙自鸣摄影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