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居然有这么好听的民间音乐,这让30多位外国专家“一饱耳福”。
7月28日,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社区音乐教育专题会议在萧山召开。20多位萧山楼塔民间艺人组成的乐队,演奏了两首“细十番”曲目“望庄台”和“八板”,令13个国家的30多位音乐教育专家,和20多位国内音乐教育和社区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如痴如醉。
据了解,楼塔“细十番”,是杭州首个传统音乐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600年前的宫廷乐。
传承百年成国内社区音乐“宝贵经验”
楼塔“细十番”表演,成为本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社区音乐主题会议的“主题内容”之一,源于2009年在萧山召开的一次全国社区音乐专题研讨会。
当时,来自全国各地30多名专家、学者,在萧山楼塔楼英纪念堂现场观摩了“细十番”的表演。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教授当时就点评,楼塔“细十番”为推动社区音乐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为流传了600多年的民间音乐,“细十番”源于宫廷,发展于民间。在楼塔古镇,至今还保留着“细十番”的表演。每逢农历初一、初十五,“细十番”协会就开展一次绕村演出,而这种习俗已延续了上百年。
“细十番”属江南丝竹,演奏极有难度,有古筝、扬琴、编钟等20多种演奏乐器组成,曾因无文字记录一度使得许多“曲目”失传。2006年12月,楼塔“细十番”协会成立,这是杭州目前为数不多的民间音乐协会组织。四年来,“细十番”的队伍已从过去不到10人发展到了100多人,老中青结合,年纪最大的80岁,最小的10多岁。现在,楼塔还在当地镇小设立了“细十番”传承基地,聘请6位民间艺人定期传授,现有100多位学生专练古典套曲。
借鉴国外力争做出“细十番”的传世之作
本届社区音乐专题会议上,国外音乐专家各自介绍了巴伊亚文化音乐、巴勒斯坦犹太团体早期的以色列音乐、芬兰女子合唱团等多个社区音乐的推广传承的做法。
巴伊亚,是巴西受非洲影响最大的地方,当地也延续着数百年的社区音乐。现在,这些社区音乐社团,除了培养音乐师、引入“大师”级人物,还生产一些艺术品,以支撑社团的正常运作。有专家表示,像巴伊亚文化方面的社区音乐社团,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社区音乐链,能最大范围地传播社区音乐,这一点或许值得“细十番”等国内传统社区音乐的借鉴。
不过,600岁的“细十番”也在不断成长。2001年,著名作曲家钱兆熹就用改编的《细十番》乐曲“望庄台”,排成大型广场舞蹈参加当年萧山国际观潮节的节目演出。另外,一些艺人也将现代成分融入“细十番”,创作出新的曲目。
新闻链接
萧山是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近年来也涌现出一批极具特色和活力的草根音乐社团。目前,社区音乐主要有4种存在形式。一是像“细十番”协会这样的民间注册的专业组织;二是在萧山全覆盖的镇街艺术团,传播最草根的乡村音乐,现有本乡本土的农民演员5600多名;三是由一些纯粹音乐爱好者组成的音乐沙龙,目前在萧山江寺公园,就有专门吸引老年人的梦笔园戏曲沙龙,和针对中青年的叶云戏曲沙龙;四是一些社区合唱队,这也是最广泛、最具群众基础的一类社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