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8月1日讯 他们,是一群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但平凡中有打动人心的闪光点;他们,谈不上惊天动地、可歌可泣,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中,诠释着人间真善美。
李立兴:义务消防队
李立兴,49岁,萧山金利浦制衣厂厂长。厂子规模在当地算不上大,不过,他的另一个身份却大名鼎鼎——萧山金利浦民间消防队队长。
“是什么力量让你冒着生命危险冲进火海?”在与网友的一次对话中,有人这样问他。“这是我从小的一个梦。”李立兴说,在救人、救火时,感觉最有意义。
小时候邻居家一场大火让他萌发了长大后建一支消防队的梦想。7年前制衣厂慢慢走上正轨,他开始谋划组建消防队。当年4月,以李立兴为队长、13名裁缝为消防队员的萧山第一家民间消防队成立。
有一天,李立兴的消防队赶赴萧山浦阳江边,冒着被潮水冲走的危险,潜入江底,花去近1个小时,将一名溺水的男孩打捞上来。任务结束刚回到厂里,又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他们再次出发前往杭金衢高速公路抢险,救出一名生命垂危的驾驶员。
这么多年,像这样的连续抢险救援并不少。消防队已累计义务出警580多次,平均每4天出警一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
提起汶川大地震的千里驰援,李立兴至今记忆犹新。2008年5月12日晚上,从电视中看到因地震倒塌的房屋和受难的同胞,他坐不住了,第一个念头就是赶赴四川救灾。其实,李立兴患有糖尿病,但他丝毫没多想,第二天,征得同意后,连中饭都没顾上吃,就带着消防队员出发了。
经过48小时日夜兼程,他们在15日赶到都江堰119指挥中心。中心当即安排他们抢救压在废墟中的一对母女。
余震不断,在随时可能坍塌的房子中,经过几小时的紧张救援,终于找到母女,将她们抬上急救车。
在灾区10多天,李立兴和队友顾不上休息,没时间洗脸,几乎没吃过一口热饭,累了就和衣在路旁靠一会儿,饿了就啃几口自带的方便面。
当他们启程回家时,当地许多老百姓围上来,紧紧握住他们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为了消防队,李立兴每年至少投入40多万元,消防车从一辆增加到6辆,各类灭火、抢险救援装备价值300多万元。很多朋友不解地问他:办企业为的是赚钱,搞什么消防队!搭钱、搭时间、搭精力不算,还有危险,图个啥?但李立兴总是笑着说,每次帮到别人,都会觉得很充实、很快乐,这就是最大的回报。
马凤珍:照料孤老31年
在萧山北干街道荣庄村,有这样一位普通农妇,31年悉心照顾一位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她叫马凤珍。
30多年前,25岁的马凤珍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这一年,同村58岁的华永姑却失去丈夫,无儿无女的她孤苦伶仃。
看着华老太哭红的双眼和落寞的神情,年轻的马凤珍突然有个念头:何不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多双筷子、添张床,让老人分享家的温暖。
当时,马凤珍一家三口与丈夫的3个弟弟同住在局促的草房里,拥挤不堪。为了让华老太能住得舒适一些,夫妻俩东拼西凑,造了两间平房,又特意加了个阁楼。
家里买的第一台电视机,放在华老太房间里;省吃俭用买了第一台空调,装在老人房间;每次上街,马凤珍都记得买老人爱吃的糕饼和橘子,回来放在她床头……
后来,华老太因高血压中风,造成半身不遂,大小便无法自理。为了服侍瘫痪在床的华老太,马凤珍辞去工作,在病床旁搭张床,跑前跑后,贴身照顾15年,而家里的开支只能靠丈夫在水泥厂打工的收入。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马凤珍却31年如一日,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孤老,真不简单。”北干街道湖滨花园社区工作人员高建瑛说,“每一次听马凤珍的事迹都非常感动,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她虽是一位平凡的农妇,但身上却有震撼人心的美德,而且就生活在身边,可信、可敬、可学。”
李立兴、马凤珍只是十大“美德标兵”中的两位。义务清理城市“牛皮癣”的陈继良老人、20年如一日细心照顾年迈祖母和聋哑婆婆的外来媳妇韦小琴、无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已故农家女倪月儿、身残志坚的社区好医生王柏炎、55年倾心从事少先队工作的离休老师王华炎、为无数妇女解除病患折磨的区计生指导站医生毛勤尔、坚守山区学校17年的教师陈芳、带领村民致富的好“村官”徐华山……他们的朴素之美、真诚之美、坚韧之美,感人至深。正如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洪航勇所说:“他们身上的闪光之点、感人之处、撼人之力,将会在社会上形成巨大的美德力量。”记者 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