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3日讯昨夜,从东山路到弘生大道,从惠民桥到万塘村,闷热的夜晚让众多外来务工者夹着凉席、披着毛巾,在一个个道路边的绿化带中纳凉。尽管伴随着安全隐患,然而比起热得如“烤炉”般的工棚和租住房,这或许已是他们最佳的选择。
身边车声呼啸,务工者却睡得香甜
相比众多的道路绿化带,位于新城海天大道和港岛路交叉口的一片河边绿地,显得相对安全和舒适。昨晚9时,草坪和休闲椅上已经躺了20多位外来务工者。有些人轻摇蒲扇驱赶蚊虫,有些年轻人还带个小收音机,咿咿呀呀的音乐伴着很多人沉沉地睡去。“就是虫粪太多,真希望能有人来清理一下。”这是务工者唯一感到不舒服的地方。
壮硕的中年汉子高温天干到虚脱
“实在熬不住,白天在工地,两个工友都热晕了,我也虚脱了,很长时间才缓过劲来。 ”40多岁的安徽阜阳人李强,是最早来到草坪休憩纳凉者之一。他无奈地说,晚上回到租住房,又像是进了“烤箱”,没办法,还是路边凉快些。
从中午12时一直做到下午5时,再加上上午5个小时,高温下连续作业让这个壮硕的中年汉子也感到难以支撑。他说,虽然10个小时的作业能为他带来130元的“高收入”,但为了自己的身体,他不能再到高温下高强度作业了。“老板还嫌我做慢了,和他在电话中吵了一架,明天说什么也不去做活了。 ”夜幕中,李强有些哽咽,他说这一怨气是从老板不及时提供饮用水和湿毛巾时就积下的。
七八平方米的租住房热气扑面
记者提出希望到他租住房看一看,李强一口答应。租住房离纳凉地不远,就在海天大道另一侧的万塘村,推开李强家的门,扑面而来的就是屋内的一股热气。七八平方米的小屋中两张床占去了大半的面积,他和妻子以及一双儿女四个人就挤在这间小屋中。李强打开了一台坐式的电扇和一个小吊扇,然而丝毫没有起到降温作用,20分钟后记者的衣服已渗满了汗水。李强说,他这个屋子的通风条件算是不错了,他很多老乡租住房更闷。“现在工地都缺人,再找一份活很容易,一点问题没有。”临告别前,来舟山已10多年且有一技之长的李强打消了记者对其“失业”的担忧。
据舟山晚报 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