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温州800年前下陡门水闸重出江湖 有望作为古迹保存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上陡门”、“下陡门”是市民都很熟悉的市区地名,但是,你见过真正的“陡门”原貌么?日前,“山下河贯通工程”杨府山东麓工地上,意外挖出古代水利工程遗址。经专家确认,该古闸为“巨屿陡门”,俗称“下陡门”,距今约800年

  另据了解,多年前曾在杨府山西边发现上陡门遗址,但没能保留下来。

  古闸设计精妙何在

  6月28日,杨府山东麓“山下河贯通工程”正在施工,挖掘机突然冒出了黑烟,碰到地下的硬家伙了?经过一个月深入挖掘,这个秘密终于揭开:地下是一座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的古代水闸,为“巨屿陡门”,俗称“下陡门”,始建于南宋,为郡守杨简修建,距今约800年。

  该水闸整体结构全部采用花岗岩石料,长2.3米,6个闸墩形成5孔,每孔2.8米,孔高1.8米,中墩上刻有“开平闸”三个古字,闸墩上有石板桥。

  经工程师单国方介绍,记者见识了水闸的精妙之处:每个闸墩上竖立有3根方形石柱,并有明显齿槽,用来安装闸板,并与横向石梁紧密固结,均匀受力;上有石桥,桥面上还刻有横向的齿痕,用于行人防滑。而且,最西侧闸墩的立柱顶部还有凿孔,据解释,这是用来拴系船只缆绳的,它上面可能由活动木板铺设,有需要时可拉起木板,方便船只通航。

  古人今人所见略同

  此前市区范围内发现的古闸都只有两、三个孔,这个“下陡门”可算是规模最大、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了,意义十分重大。但是,“下陡门”的发现地——杨府山东面脚下现在是一片平地,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水闸呢?专家考证后确认,此处地势低洼,在古代就是一条河道,其下游就是瓯江。

  从选址,工程结构、施工工艺来看,“下陡门”兼具挡潮、抬高内河水位、宣泄洪水等功能,还充分考虑到了闸室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水陆交通,可见当时温州的水利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据了解,古闸的选址不是随意的,古人采用陡闸木鹅选址技术,来寻找各条河流汇合之处建闸,找到了这里。奇妙的是,此处又正是当前“山下河贯通工程”的建设地,指挥部要在这里新开挖一条贯通河道,将上游河水排入瓯江,使死河变活,提高城东的行洪排涝和河网排污能力,“选址大事”也是专家经过反复勘探和论证,从三条备选线路中选出来的。就是这么巧,新挖的贯通河道中央刚好与沉睡在地下800年的古河道吻合!

  有望作为古迹保存

  “下陡门”的意外出土实属难得,市民有没有机会一睹古人智慧的成果?

  专家表示,这处古闸对研究温州市水利技术历史发展、温瑞塘河古文化、瓯江流域河道干支流的历史变迁都具有较高的价值,目前已初步形成杨府山下陡门保护方案,决定采用就地人工保护性开挖,经考古部门现场记录、采样后,进行修复设计和恢复,今后有可能作为一处景点更为完整地展现在市民面前。

  据温州晚报 金思斯/文 叶卉/摄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温州近千亩海域成功出让 用于船舶制造物流运输
·温州军事发烧友 将赴安徽寻找邱清泉将军之墓
·"瑞安汽摩配"授权使用 成温州第二个浙江区域名牌
·温州跻身城市外贸竞争力百强 列居第47位
·工资不再由老板"做主"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正在推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