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2日讯昨日,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从2007年到2009年3年的时间,台州市对农业面源进行污染防治,逐步削减养区内的散养畜禽存栏数,3年共投入整治资金达4200万元,完成治理规模养殖场249家,新建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3个,共建成沼气池17020立方米,堆粪池1960平方米,配套农田果园16870亩。
据市农业局农场管理站站长李小龙介绍,通过3年的治理,台州市农业实施畜禽养殖“退村进区”工程,建设生猪和奶牛生态养殖小区,走农牧结合的路子,并推广应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殖模式,有效地改善了养殖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全市249家规模养殖场涉及生猪存栏4万头,奶牛存栏2000头,据测算,经过治理后,年可处理污水18.4万吨,处理粪便2.4万吨,年可减排COD1707吨,氨氮143吨、总磷94吨、总氮319吨。同时,建成的沼气池可年产沼气225万立方米,折合煤气21900瓶,按每瓶92元计算,约可产生经济效益200万元。
2007年,椒江区先后投资1800多万元在椒江九塘、三甲两地兴建一个生猪养殖小区和一个奶牛养殖园区,把原先分布在主城区各村庄内的生猪、奶牛散养户搬迁到该小区。同时,成立椒江区生猪养殖小区管理有限公司,实行租赁管理方式,对养殖户进行统一管理,坚持统一防疫管理、统一消毒处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污染治理、统一人员与财物管理。
“目前我市以市区规模养殖场整治为示范,推动全市生态畜牧业发展。自从畜禽粪便得到了无害化处理,根本上解决我市部分养殖业对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减少疫病传播发生,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李小龙对记者说。
据台州商报 张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