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爸爸今天打我了!”“妈妈一点也不尊重我的意见。”……以往孩子们的小小抱怨,如今在某论坛上却演变成一场大讨论。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在一个名为“Anti-parents父母皆祸害”的网络小组中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这个网络小组2008年1月成立,如今已有两万多名成员,每天仍不断有新人加入,仅今年7月至8月就有近1万名新成员加入,成为目前网络上最火的讨论小组之一。
指责,加深代沟
在这个网络小组中,大部分成员自称是“80后”或“90后”。他们的宣言是:“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这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
记者看到,在该小组讨论的首页上,《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这个世界上无数谎言中的No.1》、《教你如何同父母对峙》、《他们将孩子当做一个“物”,而不是人》等被认为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章,长期排在帖子的前几位。
打开这些年轻人的留言,他们或受过父母的毒打、虐待,或被父母辱骂、侵犯隐私,还有一些人自称长期受到父母的冷暴力,得不到任何关爱。成员们相互讨论父母带给他们的情感和肉体伤害,字里行间透露着辛酸和无奈。他们“指控”最多的,是父母以爱为名,试图掌控孩子的人生。
许多网友认为,由于成长环境不同,“50后”的父母与“80后”的子女,存在代沟很正常。但该小组成员反复强调,这并不是用“代沟”就可以解释的。他们认为,父母的确也会存在认知上的局限,不会因此认为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和控制就可以原谅。他们不认为自己仅仅是在发泄,也不认同自己是少数派;他们认为,这个小组的两万多名成员,只是冰山一角,在社会上,这样的亲子问题只会有增无减。
沟通,缓解矛盾
随着这个网络小组的走红,网络上出现了激辩,大家关心的是:子女公然抵触父母,究竟是谁的责任?
不少人在看过讨论小组的网页后,提出质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三学生陈嘉唯对部分成员过激的言辞有自己的看法,“肯定有一些人确实存在被父母虐待的情况,但也不排除有人跟风,把家庭矛盾夸大化。我想,这两万多名成员中,肯定有人只是通过这个途径来宣泄自己对社会和家庭的不满。我们和父母之间,有矛盾很正常,但不至于到这种程度。”
嘉兴学院的崔晓雅认为,“父母总是为子女好,你可以选择听与不听,做与不做,但不能太极端,有代沟是一定的,应该拉近关系,而不能使之僵化”。
网上甚至还出现由几位父母组成的反对这个网络小组的群体“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之爱,谁能体会?我们承认在和你们沟通的过程中,因为方式不当,有时伤到你们的心,我们心里也很痛。可是,我们还要说,我们是爱你们的!”
家住杭州清波门的刘雯芳,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儿子。她看到讨论小组里的成员在网上留言,讲诉自己被父母虐打的过程,父亲甚至“让他去死”,感到非常震惊,“作为母亲,我知道有时候孩子的确不听话,但绝对不能因此随意虐打孩子”。
网友“苦柚子”在网上留言,他原先一直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看了这个小组的帖子后,他决定改变教育方式,不再打孩子。“现在的孩子是有个性的一代,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所以家长要好好教导孩子,不要过多限制他们的发展,要最大可能给他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浙江女子专修学院党委书记、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来祥康认为,这一现象其实是代际沟通不畅的一种表现,每一代人的表达方式不同。尤其现在孩子较少,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就更多。
她认为,这一现象不仅反映父母在教育孩子方式上的问题,也反映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社会应该对“父母皆祸害”这样的“宣言”持宽容态度,这或许只是这一代孩子一种新的宣泄方式。父母应当理解孩子,给予孩子表达自我的自由与权利;子女同样应该理解父母,主动跟父母沟通,只有双方良好沟通,才能有效地减轻代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