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半,天已大亮,昨夜的雷阵雨给这个城市带来了些许凉风,这样的清晨,正是散步、遛狗的好时候。今年首次犬类集中执法,就在清晨拉开帷幕。
5:30西湖文化广场
养犬规定会“误读”
西湖文化广场,一下桥,就看到一位穿着花睡衣的中年女子带着一条博美在遛弯,没牵狗绳。看到执法人员走近,她赶紧把博美抱在怀里。
“我是有狗证的,有狗证的。”女子忙掏出狗证,以备检查。“但你没系狗绳,这也是违反《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的。”执法人员说。
“我怎么违反了,现在不还早吗。我知道的,7点之后出门,我肯定都套着绳子的,现在不才5点40么,钟头还没到。”
执法人员说,现在的狗主人,文明意识是提高了很多,不少人都懂点法,但有时候会误读。比如说,这遛狗必须牵狗绳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没有时间区别的,而7点以后,则是不能出来遛狗了。
在执法人员解释下,女子保证,马上回去,以后套上绳子再出来。
【数据】
因为天气不错,6点钟的光景,西湖文化广场附近的运河边,已有不少早锻炼和遛狗的人。除了这位女子,还有位老伯,看见执法人员远远过来,赶紧给狗狗套上绳子。
只有这两位违规。其余,都是绳子牵着狗狗散步、跑步,表现良好。
6:30施家桥附近
有人把犬证复印件随身带
因为靠近小区,这个时候,运河施家桥一带已经人声鼎沸,跳舞的、打太极拳的、早上买菜的,还有就是遛狗的。
一路走过去,西施、博美、贵宾……各种品种,或抱或牵,都趁早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一条哈士奇经过,看上去块头有点大,执法人员请主人出示犬证,这位大妈很快就掏出一张纸头:“复印件,我们遛狗都随身带的。”一看,这条哈士奇2005年就“上牌”了,还是很守规范的。
在一个小区门口,执法人员停下来,抽查了刚巧经过的3条狗,3位主人都匆忙跑回家取证。15分钟后,三张狗证都陆续到达,“现在这一本证件,夏天带着太不方便,要是能做成身份证大小,我们随身带就随身带了。”一位狗主人说。
【数据】
执法部门说,近几年来,杭州狗主人的文明意识有了大幅提高。目前,杭州市区约有1万5千条有证犬,估计,占总量的50-60%。这个办证率,在全国来说,也算是名列前茅的。
7:00朝晖公园
还是有人抗拒执法
7点,已经到了禁止遛犬的时间了。
这时候,路上多是匆忙的上班一族,散步和遛犬的人数大大减少。
沿着上塘河,走到新的犬伤门诊附近时,看到路上一条小狗径自跑着,边上女主人,没有牵绳。
执法人员快步上前,查验狗证,这个女人一把抱起自己的小狗,大声争辩:“我这狗又不咬人的,没事情的。”边上几个老人在嘀咕,“这种狗,乱跑乱撒尿,是要管管。”
几个执法人员相继上前,女人突然嚎哭起来,抱着自己的小狗往小区里一蹿,瞬间就消失了,速度之快,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执法人员说,这种未能成功捕捉的,将再次回访。不过,管理部门也只能在特定时间巡查,和谐的人狗环境最终要靠市民素质的提高。
【数据】
昨天的整治,到早晨8点前结束。除了这一路外,还有一路执法队员前往拱墅区,共捕捉两只无证犬,暂扣两本犬证。
犬类整治还将继续开展,直到9月30日。每周两次,一早一晚,地点、路线将临时决定,主要对全市公共场所犬类举报、投诉较多的公园、广场以及小区全面巡查,对违规遛犬、无证犬、流浪犬进行捕捉和查处,对平时举报投诉的区域,未能捕捉的犬只,还将进行不定期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