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8月21日讯 一杯清茶,可品出天台作为茶道之祖的文化传播故事;一段花鼓唱词,可找到天台300多年前民间文化的传承;一个普通乡村的景点,又可追溯济公、寒山等天台文化名人的历史传说……近几年来,文化民生工程改变着天台人的生活,文化成为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因子。
“让群众广泛地参与是文化民生工程的坚实基础。”天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裘国宏说。地方曲艺“左溪花鼓”曾面临失传的困境,在实施文化民生工程中,天台县发掘民俗民间艺术,培养群众文化带头人,使“左溪花鼓”等240项民间民俗艺术重放光彩,并成为群众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白鹤镇皇都村是一个拥有9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今年7月,该村25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建成,它与前几年建成的村文化宫、篮球场、门球场等设施一起组成了皇都村文化俱乐部。目前,村民们自发组建了皇都南拳表演队、舞龙队、舞蹈队等8支活动队伍,村民陈绍强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不但能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文化娱乐设施,还经常组织表演团队到其他乡镇,甚至到其他县市表演。”
近几年来,天台县加快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让数十万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了公共文化服务。天台新博物馆、天台书画院、中山路古街等一批新建的文化设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百项,社区居民沐浴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
在文化民生工程中,天台每年拨出40万元用于奖励各类俱乐部。目前,550家农村基层文化俱乐部已覆盖全县90%的村庄,成为农村群众求知求乐求健康的大舞台。全县已活跃着腰鼓、太极拳、舞龙、戏曲、民乐等上千支文艺团队,这些文艺团队成为当地文化活动的主体力量。
文化民生工程使百姓生活有了文化味。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发祥地、中华“和合”文化发祥地、诗僧寒山隐居地……一张张“文化金名片”,还吸引了八方游客。今年1至6月份,天台县共接待游客437.8万人次。记者 洪卫 报道组 丁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