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平常不过的一道坎,却难倒了多少肢残人。
盲道被占成了家常便饭。
浙江在线08月24日讯从葭沚街道前周小区到海湾浪琴小区,不算长、也不算短的一段路。
杨兰娇每天在这条路上两个来回,一个是住的地方,一个是工作的地方。如果开车,10分钟左右会到海湾浪琴的南门;如果步行,30分钟够了,但这只是对于正常人而言。对杨兰娇来说,她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足足1个小时。
令她最头疼的倒不是时间,而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障碍。杨兰娇两脚残疾,只能靠轮椅和拐杖出行。
2010年的夏天,杨兰娇做出了两个决定:一个是决定把家从葭沚街道搬到东方村,倒不是因为那里离海湾浪琴更近,而是离障碍更远。另一个是她决定在台州发起一场特殊的运动: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进。
多年来,为残疾人出行难奔走的戴文明明确表示支持杨兰娇。作为黄岩区残联主席,他理解许多残疾人的辛酸与痛苦。
杨兰娇和戴文明等人提出的“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不仅仅是为残疾人奔走疾呼,更包含了对老人、儿童、孕妇和伤病人员的关怀。
我们不妨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明天我们也坐上了轮椅车……
杨兰娇的“黑色”出行地图
在椒江生活5年,哪里能走,哪里不能走,渐渐地,杨兰娇心里有了底。用她的话来说,她的出行经历,就是一份城市的残疾人出行地图。
令人遗憾的是,这份地图上有许多“黑点”。
在四肢健全的人眼里,去超市购物是家常便饭,但对杨兰娇来说,上超市简直就是一次“奢侈”的出行。“奢侈”到哪个地步?杨兰娇说,在椒江,她不敢进乐购、欧尚、世纪联华等任何一家超市,只能是“望门兴叹”。
“望门兴叹”来源于一次有着惨痛经历的出行。“椒江的大型超市,没有一家有适合残疾人上下的直行电梯,而这是肢残人出行所必需的。”有一次,杨兰娇在儿子的帮助下,壮着胆子上了一次超市的滚动式电梯,结果,拄着拐杖的杨兰娇因为行动赶不上滚动的电梯,狠狠地摔了一跤。从此,她就再没去过超市。
商场不去也就罢了,可是对于爱书的杨兰娇来说,书店是必须要去的。而去书店买书也列入了杨兰娇的“黑色盲点”。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中山西路的新华书店,书店虽然是在一楼,可还是要上四五个台阶。到了书店门口,杨兰娇就只得下了轮椅,先坐在第一级台阶,然后一级一级地慢慢往上挪,等挪到最上面那级台阶时,再拄着拐杖站起来。地板是大理石的,很滑,到了最上面的台阶,等她拄着拐杖站起来时,就摔倒了。
四肢健全的人可能感受不到“黑色”出行地图的“黑色”之处。就在陪杨兰娇奔走在“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过程中时,记者又发现了一个无奈的“黑点”。这个“黑点”,是市政府第二办公区,几级不高的台阶,却让坐着轮椅车的杨兰娇绞尽脑汁。
“我还算幸运的,拄着拐杖能走,还有许多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一步都不能走,如没有人帮助,他们就只能呆在家里了……”
22年,他几乎没出过门
因为出行不便,杨兰娇更多的时候宁愿呆在办公室上网;因为上网,她认识了一个网名叫“子平”的残疾人,22年来,除了在家人帮助下必须去医院治疗外,“子平”没出过门。
22年前,“子平”高位截肢后,就和轮椅为伴。长期一个人居住在基督教堂里,不免寂寞,“子平”曾尝试着到外面的世界转转,看看热闹的街景,为自己买点吃的用的东西,然而,路桥蓬街的大街上,处处是障碍;琳琅满目的商铺前,处处是台阶。他很快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子平”的遭遇,并非个例。当戴文明坐在记者面前,讲述他妻子在20年后还能重新走出房门那一刻,不禁热泪盈眶。
对妻子的爱,让戴文明执着。20年前,当亲戚朋友帮忙把高位截肢的妻子背进家门后,她就再没出过门。也就是在那一天起,戴文明为了让妻子走出家门,而努力不懈。
戴文明的家在一楼,但由于楼房还有一层车库,离地面还有2.2米的距离成了戴文明妻子出行最大的障碍。在多方奔走呼吁无效后,家境并不富裕的戴文明咬咬牙,东拼西凑了5万元钱,托朋友制作了一个自动升降平台。今年4月,他推着妻子的轮椅车,迈上了升降平台,降到了地面,顺利逾越了20多年的障碍。
戴文明的妻子是幸运的,但除了她之外,还有多少肢残人被困在家中呢?记者没法统计,也没法一一去调查小区里的无障碍设施,只了解到这么一个信息:整整20年,戴文明的妻子没进过一次商场,没逛过一次街,网上购物成了添置家用的最好渠道。
2.2米,一段短短的距离;一种淡淡的无奈,不知还有多少肢残人为此渴望和悲伤。
一道门槛,几级台阶,不知难倒了多少肢残人
狭窄的坡道,高高的坎没什么异样之处;沿街店铺的台阶对正常人来说也没有什么不便。作为一名四肢健全的人,如果不是参与调查无障碍设施情况,记者很难发现,在生活中平时没注意的细节,会是肢残人和盲人望而却步的鸿沟。
高的坎、窄的坡道、级级的台阶,成了坐轮椅车的残疾人难以逾越的障碍。记者调查中发现,椒、黄、路三区几乎所有的超市、娱乐场所、景点等是残疾人无法到达的地方,而像商店、书店门口建有几级台阶则是很普通的事。
许多残疾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是十字马路。从解放路到市立医院的拐角处,盲道、坡道看似齐全,但都成了摆设,坐着轮椅车的残疾人是不敢去那里的。
椒江小商品市场干脆为残疾人设了一个坎:商场门口为了防止车辆进入,建立了一道栅栏,轮椅车到此,只能望而却步。
在椒江,即使在新建的建筑和小区,也很难找到可以供轮椅顺畅通行的坡道。即使有,也是落差达10厘米左右,不靠别人帮助,轮椅车根本上不去。而且,有部分坡道狭窄得只能通过一辆电瓶车。
滑稽的是,一些沿街商铺为了图方便而私自用水泥浇灌的简易墩,倒成了轮椅车上下最方便的捷径。
调查中发现,市府大道靠北面的道路、中心大道到中心医院的两个路段是椒江最顺畅的道路,这两条路,几乎所有的坡道都能顺畅地连上,盲道也基本没有障碍物。市民广场则成为最受残疾人欢迎的公园,因为轮椅车到这里可以畅通无阻。
盲道直通配电箱
盲道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昨天下午,记者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特地走了一下白云山南路——从喜莱缘大酒店到深澜概念酒店这一段路。
短短的几百米盲道,好端端地就被截断了十几处,截断盲道的全部是管道等市政设施。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一处地方,立在盲道前方的赫然是一个配电箱。
同样的情况不光出现在椒江,在黄岩也屡见不鲜。县前街、横街路虽然有盲道,但都是没有和其他盲道连接的“断头路”。戴文明曾特地观察过黄岩的盲道,除了到九峰公园的路外,“断头路”随处可见。“有和没有一个样,成了摆设。”他这样评价。
在路桥,人流量较大的邮电路、富仕路以及卖芝桥西路都可以看到盲道,但大都比较靠里。由于盲道大多高出马路一截,却很少有设置坡道的,对残疾人出行来说相当不方便。甚至,有部分商家为了美观,将自家门前的人行道全部铺设了瓷砖,盲道也就自然随之消失。
盲道被侵占、连接不畅等现象造成的不仅仅是出行的痛苦。
2008年5月15日,“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杨兰娇赶到椒江剧院去参加一个志愿者组织的捐款活动。在十字马路到市立医院拐角处,一辆停在盲道上的摩托车占据了前行的道路。退吧,后面车来人往,根本无法后退;前进吧,问遍周边人谁是摩托车主,不是没人理就是说不知道。足足一个小时后,才有一位中年男子前来推车,在杨兰娇“盲道怎么能停车”的质问下,中年男子只是冷漠地看了一眼,一言不发就走了。
盲道被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黄包车,还有小摊贩占领了是家常便饭。杨兰娇说,当别人眼里无视你存在、无视你困难的时候,那种痛苦是刻骨铭心的。
无障碍建设在台州引起了广泛重视,政协委员的“无障碍”提案;肢残人发起的推进无障碍建设;还有值得借鉴的大连模式……明日,台州商报将推出市区无障碍设施调查之二,敬请关注!
据台州商报 王晏 陈璐 谢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