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2日讯“老爸,我的手术什么时候能做呢?”
“等不发热了,就可以了!”
“孩子,有爸爸和妈妈在,你什么都不用担心。”
昨天,在温医附一院移植中心的病房里,父亲马妙听伸手拉了拉17岁女儿的手,轻轻地安慰着。坐在两张病床中间的母亲胡听芝,凝望着丈夫和女儿,眼里满是无奈和疼惜。
本来昨天是爸爸马妙听捐出一个肾给患尿毒症的女儿的日子,可因为女儿马晓洁又发热了,所以手术搁浅了。大家都希望马晓洁的身体能赶紧好起来,手术能顺利进行。
女儿突患肾炎,打破平静的幸福
马妙听是瓯海区泽雅镇师科垟村人,今年40岁。马妙听夫妇有一子一女,女儿马晓洁今年17岁,是瓯海第二职业中学的学生。
马妙听在泽雅和新桥一带打散工,从事装修行业。妻子胡听芝在鞋厂里踩鞋帮。虽然经济不宽裕,这一家人日子却过得平实而幸福。
然而,不幸悄悄降临了这个普通的家庭。4年前,胡听芝发现女儿突然消瘦了不少,还整天喊累,没精神。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晓洁患上了慢性肾炎。
住院治疗了一个月左右,病情稍微得到控制后,晓洁出院回家了。此后她每月需要到医院复查一次,每次花费1000多元。
自从女儿患病后,胡听芝就辞职回家,一心照顾女儿。女儿到瓯海二职上高中后,夫妇俩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边打工边照顾女儿。
就这样,坚持了3年。不料厄运接踵而来。去年7月份,马晓洁的病情加重,被诊断为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疗。
接下来的日子,晓洁每周要血透3次。
夫妻俩争相为女儿捐肾
每次血透后,马晓洁都会脸色发黑还经常呕吐,背部更是疼痛难忍。每当这时,马妙听夫妇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透析不是长久之计,得想个去根的办法。”得知只有换肾,女儿才能真正康复,夫妇俩毅然决定,捐肾给女儿。
让谁捐?夫妇俩为此脸红了好几次,马妙听怕妻子身体吃不消,坚持自己捐肾;而胡听芝则认为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说什么也不让丈夫冒险。
最后,夫妻双双到医院验血。一查,只有马妙听的肾与女儿配型成功。同时,检查发现马妙听有轻度肺结核。经过几个月的治疗,马妙听身体达到了捐献的条件。
几天前,马妙听接到温医附一院的通知:可以进行换肾手术了。8月27日,父女双双住进了该院移植中心。得知父亲要捐肾给她,马晓洁哭了。
胡听芝说,懂事的女儿知道爸爸要捐肾,还偷偷地和她说,想要放弃治疗。“她说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不好,以后家里怎么办,弟弟怎么办?”
“父母救女儿,是天经地义的。孩子还小,以后的路还长,要多考虑她。”马妙听说,他现在担心的不是自己会少一个肾,而是女儿能否彻底康复。
为筹钱换肾,夫妇俩经常剩菜就白饭
温医附一院移植中心主任医师杨亦荣说,其实亲属间活体肾移植手术,相比非亲属,术后排异性小、并发症少,长期存活率高。
可移植费用需要10万元左右,还不包括后续费用。这笔钱难倒了马家。自从女儿病了以后,马妙听已经起早摸黑到处揽活,可还是补不上医药费的“窟窿”。
此次住院前,马妙听再次向亲戚朋友借了近5万元,可离10万元的换肾费用还有很大的缺口。“这几年,把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今后的治疗费哪里来?一向坚强的马妙听夫妇也感到茫然。
同病房的病人家属谢莲英说,这几天,胡听芝为了省钱,常常买碗白米饭,就着父女俩吃剩的菜囫囵咽下。
“我们豁出命去也要救女儿,只要她能活下来。”在父母的心中,这个信念从始至终没有动摇过。
通讯员 周俊朗 驻温州记者 苗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