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静远在颁奖典礼现场
姓名:盛静远(女,宁波人)
英文名:Linda(琳达)
年龄:20岁
学校:美国斯坦福大学
再过9天,宁波女孩盛静远就要去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了。
2008年到英国读高中到今年被美国名校录取,喜爱经济学的盛静远说,她在国外读高中还是划算的。
我不喜欢按部就班
高二时,盛静远去了英国读高中。
“当时出国读书,是因为不喜欢按部就班,想到国外去看看,国外的学校也是自己申请的。”她说,“在国内读的话,清华北大不一定能上,但复旦应该可以。”
除了斯坦福大学,今年,盛静远还收到了剑桥大学经济专业、伦敦政经学院、华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为什么最终选择了斯坦福而不是剑桥大学,她有自己的打算。“欧洲国家相对来说生活更悠闲,像我的房东经常劝我不要这么用功读书,要多去外面玩玩。美国是移民国家,挑战和机会很多,比较适合我这样闲不住的性格。”
每天坚持花两三个小时读报
去国外读高中,首先要英语好。盛静远刚去英国时,雅思7.5分,但她说这还很不够,到了英国还是要努力提高英语水平。
在英国第一年,她每天坚持两三个小时读报,固定的4份刊物分别是《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杂志、美国的《时代》周刊。坚持一年,现在她已经能在1小时内看3份报纸。
“读英语最好要像读中文一样顺。这要慢慢来,想想我们小时候刚学识字时,也是很慢的。英语好,学习、生活才有更多机会和可能。”
去年盛静远在同学的邀请下参加了英国有50多年历史的童子军项目:爱丁堡公爵奖,最后克服困难,获得了银奖。
“当然,国外也有机会接触到不好的东西,要拒绝。国外学生常常会开派对,有的会喝酒,我觉得尝试一下可以,沉迷其中肯定对学习生活有影响,像去酒吧玩什么的不大安全。”
凭借一封家书获英国杰出国际学生奖
今年初,盛静远获得了英国杰出国际学生奖。
英国文化协会杰出国际学生奖由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举办,表彰在英国有成就的国际学生,比赛形式是要向父母写一封信描述在英国的学习和感想,今年是第八届。
盛静远说,她的信是以成长为主题的。有118个国家的1300多位参赛者中,她是12位优胜者之一。优胜者可获1000英镑的奖金,还能去伦敦参加颁奖典礼和晚宴。
2010年度的总冠军是来自布基纳法索(非洲的一个国家)的梅莉莎,获得了全英年度国际学生的称号。梅莉莎的经历让人叹服:为了支持家乡,她花了18个月筹集了2万欧元的善款,并且获得了欧盟资助的6万欧元。这些钱被用于在布基纳法索开挖水井,缓解干旱。她还作为布基纳法索政府的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并与奥巴马总统交流。
亲爱的老爸老妈:
我知道你们从来没有停止过问自己:把唯一的女儿送到半个地球之外的英国读书到底是不是个好主意。对任何父母来说,这样的决定都是很难的。尽管这意味着一年之中只有一两个月能全家团聚,你们还是义无反顾地支持着我的梦想。我刚过完十八岁生日的那个暑假,你们在浦东机场与我挥别,目送我走进了候机室,以及人生的新舞台。现在,一晃眼一年半过去了。我觉得我已有足够的信心回答你们的疑问:把我送到英国读高中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在约翰雷格特学院读A-Level期间,我不仅从课堂上学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从留学海外这一经历中汲取养分,让自己成长。在这些经历中,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组建拥有三十多个社员学生社团China Links(中国链接)。这个想法缘于我来到英国后看到外国媒体和社会对中国的种种误解。我当时想着能否动员当地的中国同学的力量,稍微为增进文化交流出一点力呢?恰好几个同学也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一拍即合,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着手制作一期以中国文化为主的杂志:《点心》。
万事开头难,更别说我们一班有热情无经验的高中生了。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或多或少过着一种象牙塔里的生活,工作就意味着完成作业,考出高分。但突然之间,为了做这本杂志,我们暴露在现实生活之中,更不用提这是一个语言,文化和社会规则都不尽相同的现实世界。不可避免地,前行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一期杂志少说要几百磅经费,自己筹;要联系印刷厂,自己找;要设计版面要征稿,自己张罗……英国社会的风格就是独立自主,学校老师从不包办。在那段每天忙得像转陀螺的日子里,我几次想过要放弃。但是看着三十多个社员在校内校外为杂志忙碌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一旦开始,就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了。为了对大家,对自己有个交代,无论怎么样都要把这本杂志做出来。
在牛年春节的那天,当一摞簇新的散发着好闻味道的杂志从中国的印刷厂寄来时,我这才相信我们真的做到了!虽然在之前的两个月内,我几乎天天盯着电脑里的杂志排版,看着它一天天的成型。但当时我简直舍不得把眼睛从这精美的册子上移开,国际部的老师都笑称“这像你们的孩子一样。”是啊,我们的孩子。也许当妈妈就是这样的感觉吧。在那些美丽的页面背后,充满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的困难。但当听到周围的老师和外国同学的“wow”的感叹声时,一切都值得了。其实,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所学到的各种能力,远远胜过了一本小杂志。
(此处略有删节)
老妈老爸,希望通过我这封简短的信,你们能够了解到我怎样在英国成长和成功。也希望你们可以不再(或者少一点)替我担心。最后,谢谢你们自始至终的支持,让这一切变为可能。
女儿盛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