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警察抓捕嫌犯,路人不仅没有协助警方抓歹徒,反而哄抢歹徒为逃跑而撒下的赃款。日前,本报刊发《歹徒撒赃款竟遭哄抢》一文,在温州当地引起较大反响。他们认为,路人哄抢赃款一事,着实给温州人脸上抹黑。
记者采访了很多市民和身边的朋友。大家表示,这样不和谐的一幕在温州上演,再次提醒我们,不能只顾发展经济,要考虑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特别要重视社会公德的培育。
网友“温州土人”认为,社会需要更公平透明的机制,发展的机会尤其需要平等。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农民工,在发展机会平等一致时,人们或许不至于这么恬不知耻,知法犯法了。
更多市民认为,比哄抢者更可怕的是周围人的冷眼旁观。网友“笔鵉”在博客上写道:“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看到那一幕时,会是忧心的,伤痛的,诧异的。”
“为什么当时围观群众没有群起而阻之?”温州网友“找找”说,其实,温州是一座很有正义感的城市,曾经涌现了一大批见义勇为的平民英雄。从这个意义上说,哄抢事件不仅给温州人抹了黑,也给温州这座城市抹了黑。那些当街哄抢者看起来不是小偷,其性质之恶劣、影响之坏却胜过小偷。
在采访中,也有部分市民认为,警察在处理此案过程中考虑不够周详,办法欠妥。在当时情况下,警方完全应该在小范围内处理完毕,避免事态扩大。
无知者无畏?
弓如月
歹徒在抓捕过程中撒下赃款竟遭哄抢,发生在温州街头这一幕,让有识之士愤慨。笔者认为,此类哄抢事件的发生,不仅反映市民道德的滑坡,也折射人们对法律的无畏。
他们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哄抢钞票?笔者认为,无非存在这样的认识,一是侥幸逃脱不被发现,二是即使发现了,因为法不责众,大不了把钱还回去得了。
由此可见,正因为法律的刚性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被柔化了,所以,民众才不畏法。有时候不恰当地强调温情执法,牺牲的却是法律被虚置的代价,带来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人不以守法为己任。但是,这一幕幕哄抢闹剧告诉我们,执法机关无原则的迁就,造成法律执行往往被打折扣,社会公德逐渐被一些人置于脑后。
因此,要杜绝街头哄抢钱款事件的发生,光靠社会公德的讨论是远远不够的。公安机关应当对此立案侦查,依法采取措施,对当事人一查到底,并绳之以法,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