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7日讯狭窄的巷子,失修的房子,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由于历史原因,城市棚户区的房屋普遍规划水平低,布局混乱,土地利用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问题突出,棚户区一度成为我市危房集中区域的代名词。
昨天下午,记者从市建设局了解到,我市出台了《2010—2012年衢州市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今后将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有序推进我市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是指国有土地上集中连片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基础设施简陋、房屋建成年限较长、使用功能不全、安全隐患突出的居住区域。”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如南街片区、南湖广场片区、礼贤街片区、东门街片区等,都在改造计划内。
我市棚户区改造的总体目标为:2010年至2012年城市棚户区改造面积137700平方米,安置户数1980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面积5000平方米,安置户数115户。我市将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使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我们将优先安排连片规模大、住房条件困难、安全隐患严重、群众要求迫切的项目。”同时,会将整治、保护与改造相结合,严格界定改造范围,注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严禁大拆大建。
另据了解,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由被拆迁人自愿选择。有关部门将组织好新建安置小区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以及商业、教育、医疗卫生、无障碍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据衢州晚报 记者 徐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