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1日讯智慧城市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
昨天上午,在宁波市委工作会议上,宁波市长毛光烈这样描述:
智慧医疗,它让我们在家也可以通过远程网络和传感系统轻松的看病;
智慧家政,家里安装有一个大屏幕,想购物要订机票,只要动动手指头就能完成;
智慧导航,它除了起到“带路”作用外,还应该能报天气、播报路况等等。
为尽快达到这样的生活水平,毛光烈说,今后,宁波将每年拿出10亿财政,用于建设智慧城市和相关人才培养。
近日,宁波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并将智慧城市建设写入了“十二五”规划。近期,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已于近20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已明确的投资金额达到209亿元。这也意味着宁波建设智慧城市全面启动。
宁波将通过5—10年的努力,建设成为智慧应用水平领先、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有国际港口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生活
会议上,毛光烈说,建设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是要建设一个让市民拥有高品质生活的城市,一个没有“城市病”的绿色家园。为此,宁波每年将投入10亿元的财政。
毛光烈把城市的交通拥堵比作高血脂、而一下雨就积水则是高血糖。“智慧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城市病”,从而建一个高效率的城市。
“最终目的就是要惠及全体市民,让市民分享更加便利、更高品质、更具幸福感的生活。”毛光烈说,建设智慧城市就是不断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是民生项目的建设。
宁波智慧城市的“十二五”规划
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建成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系统,形成一批上规模的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十年的努力,把宁波建设成为智慧应用水平领先、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有国际港口城市的智慧城市。
——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形成。
——实名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出行、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普遍提高。
——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企业和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服务。
——城乡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态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和智慧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十大智慧应用体系,培育形成六大智慧产业基地。
——先进的信息网络设施基本形成。无线城市和网络融合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1000G以上,互联网宽带接入率达到95%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达到98%以上,全市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率达到100%。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大进展。建成较为完备的基础数据库、中和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智慧城市模式创新和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建成智慧城市应用商业模式的输出基地,力争在优势领域形成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引领能力。
“两大区域、两大系统”先行试点
根据规划,宁波市委、市政府确定在“两大区域、两大系统”开展试点: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展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试点、宁波国家高新区开展智慧城市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试点、物流系统开展智慧物流试点、医疗系统开展智慧健康保障试点。记者 邵巧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