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于2007年3月28日,村民搬迁前的原貌。
拍摄于2010年9月27日,准备蓄水前的九峰水库。
2007年6月25日,因水库建设需要,婺城区岭上乡蒋畈村部分村民忙着搬迁到位于汤溪镇的移民安置点。
浙江在线09月28日讯下午五点半,刚吃完晚饭的程泉树出门散步。在婺城区汤溪镇南门的新陶寺村,程泉树是“外来人”,四年前,他们一家从几公里远处的邵家源村搬迁到此。
9月28日,离金华市区35公里远的九峰水库开始正式蓄水。程泉树生活了60多年的故乡,也将永远淹没于水库的波涛之下。
这就意味着,金华市区除了沙畈、安地两大水库供水外,又有了一个重要的备用水源。九峰水库水电站年发电量,可供1万户普通家庭一年之用。
“最重要的是,九峰水库建成后,可以基本免除厚大溪流域原来一年数遇的洪涝灾害,年减灾效益在2000万元以上。”九峰水库工程建设部主任徐旭胜说。
到2020年,九峰水库每天可供水10万吨
昨天,记者在九峰水库大坝上看到,因为库区施工的原因,原本清澈的厚大溪变得很浑浊。在大坝前面,几辆大卡车还在忙着运送泥沙,为水库蓄水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在此之前,金华市区的供水,主要依靠沙畈和安地两大水库。九峰水库建成后,将成为金华市区重要的备用水源。
九峰水库工程建设部主任徐旭胜说,现在金华市区的饮用水和灌溉用水主要由沙畈和安地水库提供。“随着金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区在不断扩大,供水任务也逐渐加重,已超过了上世纪90年代初建设沙畈水库时的预计负荷,灌区缺水矛盾日趋加剧。”徐旭胜说,“九峰水库建成后,沙畈、安地水库的优质水源就可以全部用于饮用了,灌溉的任务由九峰水库来完成。”
2010年,金华市区人口为65万,2020年预计将达到100万。10年后,金华市区每天的日需供水量在70-75万吨,如果全部靠沙畈和安地水库,根本无法满足用水之需。
“到2020年,九峰水库每天预计可向市区供水10万吨,将会是金华一个重要的备用水源。”徐旭胜说。
“那时候九峰水库就起到了备用水源的作用,每天可以向市区供水10万吨。”
“烂肚肠”的厚大溪将不再洪涝成灾
此前,因为九峰水库所在的厚大溪流域,山高坡陡、受雨面积大,在雨季时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因为落差比较大,厚大溪在干旱的时候没多少水,雨季时又经常涨大水。”厚大溪流域的村民深受其害,给它起了个外号叫“烂肚肠”,那些在溪边的农田,基本上每年都要被淹好几回,村民们也只能“看天吃饭”。
“九峰水库建成后,可以基本免除厚大溪流域原来一年数遇的洪涝灾害,年减灾效益在2000万元以上。”徐旭胜说。但是,为了建设水库的需要,库区的群众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搬离祖祖辈辈住惯了的家乡,移民去了别的地方。
据相关部门统计,从2004年12月28日水库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开始,库区所在的10个村共4955位村民被陆续安置到汤溪镇、乾西乡和上邵村。
66岁的程泉树在汤溪镇分到的宅基地上建起了一幢3层小楼,现在日子过得比从前要好多了。“一楼租给了别人开餐馆,每年租金7000元,楼上多余的房间,还可以租出去。这日子,跟以前‘靠天吃饭’根本没得比。”
发电量可供1万户人家一年之用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九峰水库工程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供水、发电等综合性功能,对金华市区应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记者了解,九峰水库总库容为9805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40米。在水库上建设的发电站,年发电量将达到1437万千瓦时,每年靠发电产生的效益为816万元。
“这个发电量,差不多相当于金华市区1万户普通家庭的一年的用电量。”九峰水库电站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九峰水库的发电量并不大,比不上沙畈水库,“但是比金兰、安地两个水库的发电量要大。”
新闻链接
九峰水库大坝位于钱塘江水系衢江支流厚大溪上游的婺城区陶寺村附近,距金华市区35公里。厚大溪两岸,有两个革命老区——塔石乡和岭上乡。抗日战争期间,开国元勋粟裕将军曾带领部队在这一带活动多年。
另外,据婺城区文物办的刘金发先生说,经他考证,九峰山有可能是陶渊明隐居过的地方。刘金发介绍说,陶寺村位于九峰山东麓,该村的《浔阳陶氏宗谱》里有这样的记录:陶渊明游历到九峰山后,感叹这里风景秀美,便决定隐居此地。
不过,浙师大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葛永海认为,从表述方式看,《浔阳陶氏宗谱》里的叙事风格是宋代以后才有的,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较远,因此宗谱的真实性值得推敲。
见习记者 张苗/文 特约记者 葛跃进 通讯员 方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