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10月10日起,2010中国一流大学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所国内顶尖大学组成、被称为“C9”的“中国大学联盟”的各校代表,结合各校在自身改革、建设、发展中取得的经验和所进行的思考,围绕“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展开了深入探讨。
为提高考研命中率
大三生做应试操练
今年中国高校界的关键词“去行政化”。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认为,公众不能将“去行政化”简单地归结为去除校领导的行政级别等问题,“我们要认清的现实是,中国的高校,既要寻求学术自由,又要借政府谋求更好的发展。”郑南宁认为中国可以向日本讨经验。在“行政化”的背景下,日本的几所著名高校先后培养出了18名诺贝尔奖得主。在日本高校中,政府管运营,不干预学校的学术活动;管上层,不管底盘的学院和教师。有一点,日本政府做得非常好,为高校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良好的服务。2004年起,日本高校进行了国立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成为非政府直接管辖的机构,校长也由校园理事会选举产生,改革推进得很顺利。
郑南宁说,中国人办事的思维,往往是摸石子过河,但事实上,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等等,都是需要在改革亮相的前期,就以法律的严肃形式推出来的。另外,大学的内部,完全可以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比如九校联盟的校长们一直在呼吁,在招收研究生时,高校的自主权是否可以更大。“我们不希望有一场全国统一的大考来束缚有读研打算的学生。这样一来,这些孩子从大三开始基本上放弃了享受大学最后一段重要生活经历的机会,而又回到了应试的操练上。”校长们认为,这是扼杀人才的表现。研究生招生方式的改革,有望在“C9”盟校园中试点。
酝酿自主招研
解放“套中大学生”
今年,中科院许智宏院士在华中科技大学作讲座时提到,现在的中国的名校师生,能做到发论文数量与哈佛、耶鲁不相上下,但这仍然不能代表中国就已经造就了世界一流大学。这也是本次研讨会上,校长们关心的一个焦点。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我们把学生的培养叫做圈养,怎么需要,怎么填塞,认为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殊不知我们检查各项目标都满足要求的时候,学生走向社会发现不行,这是社会对我们的人才培养提出诸多批评的原因所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校长讲了一个故事,哈工大有一名数学教授曾在荷兰做助教,帮助荷兰的教授解答问题。有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授很便利地把解题的方法告诉他。结果这事被荷兰的数学教授发现了,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认为把答案告诉学生的老师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目前,“C9”盟校的成员,都在探索改变这种植入式教育的途径:开设高标准高激励制的英才班;通过自主命题、联合招生的形式,进行本科自主招生;对老师的评定不再以量化论文和科研成果作要求,对学生的培养不拿计划来说事等等。据悉,在明年的研究生招考和高考启动前,该联盟还将探讨一些改革措施,争取将“套中的中国学生”逐渐带出高等教育的陈腐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