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在杭州,因城市化推进,失土农民在不断增加。以江干区为例,目前全区劳动年龄段内农转非人员共有58431人。
或许有人说,杭州郊区农民的日子,过得远比城市居民滋润,每月房租收入就高过普通职工一月的工资。而事实上,失土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不高,难以就业,找不到自身价值所在。
昨天,江干区专门召开现场推进会,交流探讨失土农民的创业就业问题,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希望帮助他们找回自己的价值。
现状
“80、90后”失土青年就业意愿不强
失土农民中不少人还是难以就业创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征地拆迁的影响,不少企业外迁,吸纳失土农民就业的能力减弱。同时,城市扩张伴随的大量人口流入,也加剧了失土农民的就业竞争。
竞争激烈的另一面,是失土农民就业竞争力弱,就业的主观愿望也不强。
竞争力弱主要体现在中年农民上,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据统计,江干区劳动年龄段农转非人员初中以下文化的占63.9%。
而就业主观愿望不强,则主要反映在“80后”和“90后”身上。
“现在工作难找,一般农村家里收收房租就吃穿不愁,所以很多失土青年农民,确实没有就业和创业的想法。”江干区范家社区党委副书记寿永康说。
范家社区为此专门设立了“8090”创业俱乐部,寿永康作为创业就业智囊团的导师,每周一上午,为有需要的年轻人提供咨询。“来咨询的人不是很多,我分析了一下,一是辛苦的不愿意做,其次是路远的不去,就是没有那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激情。”寿永康说。
措施
参加培训、创业可获补贴
“从某一方面讲,我们现在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是希望帮助这些失土青年农民找到激情,引导他们创业就业。”江干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英平说。
在昨天的会议上,公布了一份《关于加强被征地和撤村建居农转非人员就业工作若干政策意见(试行)》,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比如凡是参加“产生你的想法”(GYB)、“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和创业实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除了享受杭州市政策补贴之外,培训期间可申请生活补助一次,标准为每人每天20元,最高不超过500元。
在创业方面,也有一系列补贴措施。
如从事个体经营、创办注册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并参加社会保险一年以上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开业补贴,还有每人每月150元的社保补贴。
另外,带动江干区内失业人员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一年以上的,按照每人每年3000元标准给予奖励。
甚至是非正规组织居家就业的妇女,参加社会保险一年以上,经过江干区劳动保障部门、区妇联认定,按就业人数给予组织者每年1-5万奖励。
此外,为失土农民免费介绍工作,也有补贴。
按规定,各类组织免费介绍被征地和撤村建居农转非人员成功就业的,除享受杭州市政策补贴外,江干区给予每人一次性150元的职业介绍奖励。
(俞琪 毛晓黎 舒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