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和尚”为清一色妇女。
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国庆前夕,武义县泉溪镇白革村一场别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吸引了远近村民争相观看(见上图)。
当天,秋雨绵绵,村民们打着伞,热情丝毫不减。
村宗祠门口正在举行“大头和尚”巡回献艺。古色古香的屋檐下,在颇具民间特色的锣鼓声中,戴着大头面具的“大和尚”、“小和尚”、“柳翠婆”热闹起舞,“大头和尚”以夸张、滑稽的造型,没有语言、歌唱,用机械、卡通的肢体语言展现诙谐和机智,逗人发笑。
村支书朱晓林介绍,白革“大头和尚”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据考证已有500多年历史,比宁波集仕港镇流传很广的“大头和尚”还早300多年,是浙江迄今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义“大头和尚”
至少500年历史
“大头和尚”亦称大头舞、跳罗汉、罗汉舞,源于民间故事《月明和尚度柳翠》。《旧唐书·音乐志》记载:“上元佳节,百戏之雅驯者,莫如南十番,其余装演大头和尚。”宋代《东京梦华录》和明代《古今小说》、《西湖游览志》和《帝京景物略》等书中都有跳“大头和尚”的记载。清代《百戏竹枝词》记载:“大头和尚即明月僧度柳翠事,人带(戴)大面具扮演之。”可见此舞历史颇为悠久。在表演形式上,各地大同小异,一般都是由两人扮演。一人饰和尚,头戴纸质大头面具,手持蒲扇或拂尘;另一人饰柳翠,手执巾帕。两人相互追逐戏舞。表演时有扭、摆、追、拉等即兴动作,十分夸张诙谐。此外也有多人表演的形式。1949年以后,这种形式又有新的发展,每逢年节或喜庆日子,各地的新秧歌队中经常出现“大头和尚”。许多专业歌舞团体还把它改编成具有新思想内容的独舞或群舞,如《大头娃娃舞》、《鞭炮舞》、《丰收舞》等。
“大头和尚”流行于中国各地,金华以武义最具代表性。武义“大头和尚”的舞蹈内容和宁波等地常见的《大头和尚戏柳翠》、《月明和尚逗柳翠》有所不同,乡土特色浓郁。村民朱子法说,武义“大头和尚”的历史由来已无从考证,唯有口头相授,代代相传:
早先,农民除种粮外,养猪是每户家庭主要副业收入。然而,一遇到自然灾害或瘟疫暴发,就束手无策。当时,百姓居住条件比较恶劣,往往一间屋子,灶头、猪栏、床铺相距较近。有户人家因猪瘟已不养猪,就把猪栏打扫一下,在那里烧香纸、放鞭炮、做佛事。做完佛事后,过了一段时间,猪瘟已过,这户人家又养起猪来。结果,他家的猪比别人家的长得快、长得好。于是和尚拜猪栏、家猪能快长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开了。
可光头和尚拜猪栏总不雅观吧,于是就出现了大头面具,人们利用面具进行装饰,配上大小和尚和柳彩公、柳彩婆,加上一些诙谐的动作。每年秋收之后、新春元宵之际进行表演,内容也由单一的和尚拜猪栏演变为和尚进家门恭喜发财保太平。
三代“和尚”
齐聚一村盼传人
白革村位于海拔790多米的括苍山脉状元峰之腰,三面环山,民居古老,民风纯朴,传承了500多年的“大头和尚”成为古村落历史沉淀的一部分,在中断近半个世纪后再次闪亮登场。
84岁的朱国安是健在的第一代“和尚”。十八九岁时,他被选中饰演“小和尚”,从民国一直演到解放后;78岁的朱华通、76岁的朱禄女是第二代“和尚”,在剧中分别扮演柳彩公、柳彩婆,从解放后一直演到“文革”前;第三代“和尚”就是当天热闹起舞的四位中老年妇女,54岁的朱桂女演“大和尚”,66岁的金桂兰演“小和尚”,74岁的朱周花演柳彩公,70岁的徐顺月演柳彩婆。
三代“和尚”齐聚一村,代代相传,最令他们感慨的是“大头和尚”缺乏传人,“年轻人喜欢看,但不喜欢学,祖传民间艺术如果在我们这代失传,太可惜了”。
市区:金华斗牛抱憾国家级“非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婺剧、黄大仙传说、金华火腿传统腌制技艺、金华酒传统酷造技艺、金华道情、婺州举岩茶传统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
申报多次国家级“非遗”的金华斗牛至今仍未如愿,仅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也非常认可金华斗牛,但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应该申报民俗门类,有的认为应该申报竞技与体育门类,金华斗牛就这样迟迟进不了国家级‘非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金华“非遗”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08年国家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浙江入选的项目名录位列全国第一,而金华又位列浙江第一。
据金华日报 李艳 文 李小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