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在市域内能不能率先取消城乡户籍差别?昨日,在杭州市人大召开的户籍制度改革专题研讨会上,如何实现“同城同待遇”成为研讨核心。专家指出,将福利从户籍中剥离出来,是实现同城同待遇的关键,应成为杭州户籍改革的方向。
经验
不同城市不同“破题”之法
近年来,实现“同城同待遇”和“户籍制度改革”,各地已积累不少经验。比如全面打破城乡户籍差别,降低或消灭城市入户门槛的“城乡一元制”郑州模式。但此举导致大量农村户口涌入城市,城市一时难以消化。
还有以“宅基地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会保障”的重庆模式和嘉兴模式。此外,还有推行“外来人口居住证”的昆明模式,以及流动人口“积分入户”的中山模式。
设想
以土地换户籍、房产和社保
土地问题是改革关键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说,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同城同待遇”,关键是解决依附于农村居民户籍上的土地问题。“应该从宅基地、承包田入手,以实物形态土地和非实物形态土地两种途径解决。”
所谓实物形态,就是用土地换城镇户籍、城镇社保和城镇保障住房。而非实物形态土地即指土地指标,是针对外地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的。他们可自愿放弃土地指标,即原户籍所在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进入城镇享受城镇居民的福利。“一个农民交1.5亩土地,可以解决一家三口的杭州落户问题。不仅能够拥有与杭州市民完全一样的社会保障,还可换得80平米的经济适用房。”
仍要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问题
“如果交不交土地都能享受同城同待遇,那就会遇到新的问题。新市民的就业和居住也没有土地和资金支持。”王国平说
设想很好,但农民失去了土地就没饭吃,“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土地换户口就是个空话。”一位人大代表担心。
“所以户籍改革代价很高,时间将会很漫长,”王国平说,“前提是不能为农民的市民化拆房子,不能强制落户,不能以牺牲原有城镇市民的福利来保障新市民的福利。否则就影响稳定。”
未来
三年内可能实现余杭萧山与6城区同待遇
市人大将改革对象分为本地户籍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两种。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又分为狭义、中义、广义三种。狭义指6个老城区的城乡居民,他们的福利最完善;中义指六城区加余杭和萧山两区的居民;广义是指13个区县市的居民。
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杭州市本地户籍人口的“同城同待遇”将参照6城区的福利标准。王国平还说,杭州市可能在三年内实现余杭和萧山两个新城区居民与老城区居民同待遇。(周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