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5日讯近日,在嘉兴工业园区内,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的各项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院地合作、办学兴教,这是继2006年南湖区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创办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后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以“名牌”大学发展“民牌”教育,以“民牌”工程铸造“名牌”城区。大桥镇紧紧抓住区域产业转移和城市空间重组的良好机遇,以“一城四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书写着沪杭高铁开通后,“与沪杭同城”下的全新发展篇章。
上百亩规划用地
再建教育事业高平台
近日,一个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在长春的东北师范大学举行,南湖区区长董苗虎与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共同出席并签约。一次跨越了两千多公里的合作,让教育资源共享的风从长春吹到嘉兴,最终停在了南湖红船旁的这片热土上。
“我校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优势,尽最大努力办好南湖实验学校。”史宁中表示。据悉,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设小学部和初中部,规模为60个班,其中小学36个班、初中24个班,将于2012年秋季招生。学校位于嘉兴工业园区内,占地约123亩,建筑面积44380平方米。在师资的配备上,东北师范大学将特别安排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南湖实验学校校长,并派遣数十名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院地合作,办学兴教,这在南湖区已不是首次。以“名牌”大学铸就“民牌”教育,创造了教育的新模式,缔造了教育的新蓝图。2008年秋天建成开学、总投资两亿多元的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已拥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学生。
如今,雄厚的基础教育资源,强大的师资教育团队,也将让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在不久的将来成就另一番教育辉煌。
多元发展思路
带来园区规划新理念
作为省级开发区,嘉兴工业园区既是南湖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又是南湖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等各方资金的融入,展现了嘉兴工业园区的强大号召力;高铁贯通、“与沪杭同城”多重效应的凸显,将赋予大桥镇产业新城全面繁荣的后续发展力。
但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不应仅以经济的繁荣为标志,更应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标准。嘉兴工业园区,一个与大桥镇合署办公的政府部门,如何在承担起经济发展责任的同时,履行好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职能?“大力发展民生事业!”这便是领导层给出的答案。在嘉兴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兼大桥镇党委书记姜卫东的眼里,经济繁荣已不再是区域发展的唯一标准,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并驾齐驱”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腾飞。
多元的思路凸显园区发展新格局,全面的转型构造园区昌盛新未来。
作为转轨变道的第一步,姜卫东首先把目光投向教育。“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的发展,既是政府职能的直观体现,又是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姜卫东表示,兴办教育不仅会带来全新的社会环境,也将发挥出“筑巢引凤”的延伸效应。因为引进人才不仅需要高酬劳,更需要好环境。一个地区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医疗条件都将成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的“磁石”。
留住人才将为企业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留住企业则将为园区兴盛带来长久的活力。
全面转型构想
构建乡镇发展新格局
沪杭中心区域产业新城,这是大桥镇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全新发展理念。以平湖塘生态廊道和沪杭基础设施廊道为界,商务科教文化核心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都市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区构成了大桥镇的全新“蓝图”。35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商务科教文化核心区将用温馨、便利的配套服务设施,铸造全面发展的贴心“民牌”。
以教育事业为起点,以“民牌”工程为主导,2009年,大桥镇尝试在园区内启动由“镇”向“城”的转变之途。长三角教育服务业基地项目,由赛伯乐投资基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及嘉兴工业园区管委会合作开发,分长三角教育培训中心和国际学校两个部分。前者占地90亩,将成为全国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培训基地。后者用地100亩,将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师资力量强、教育质量高、教学设施优的国际化学校。
“引进一所高等院校的附属学校或新建一所乡镇级别的中心学校,都符合规划的要求,但两者的定位完全不同,不同的定位决定了档次的不同。”姜卫东表示,学校建设由乡镇型学校向城区型学校的转变,不仅是名称上的差异,更有实质上的不同。
秉持着打造教育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效益高地的宏伟目标,大桥镇以经济发展为主曲,以社会建设为基调,向着全新的“名牌”城区高歌猛进。
据嘉兴日报 记者 应丽斋 耿俪洳 通讯员 陆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