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1日讯最近,一支专业的外业调查队正在椒江辖区内开展一项调查。他们查的是什么?地名普查。调查队员们利用网络技术,收集每个地名的经纬度、图片、录像等资料,充实地名的信息。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台州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椒江区作为台州的试点单位,率先开始普查工作,上周一正式进入外业调查阶段。
地名普查查些什么?普查成果有什么用?就此,记者采访了台州市地名办有关负责人。
距离第一次地名普查已有30年
地名办负责人介绍,第一次地名普查是在1980年,至今已有30年。30年来,台州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发生了巨大变迁。
然而,在城市变迁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烦恼。“原先的荒地经过开发,出现了新小区、新道路,先前的老建筑由于开发的需要被拆迁,城市地名发生了变动。”该负责人说,特别是台州撤地设市后,椒江、黄岩有些道路可能存在同名现象。因此,查一查地名的“家底”特别需要。
今年,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台州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普查范围为全市行政区域。普查工作从今年7月开始,到2012年年底结束,历时两年多。
地名办负责人介绍,这次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要查清地名的现状、含义、来历、沿革等基本信息及相关属性信息,解决有地无名、有名无地、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地名用字不规范等问题,对重要地理实体设置地名标志,建立健全地名信息数据库。
有些地名让人觉得“乱”
在生活中,有市民会发现,同一条道却有不同的名字。比如黄岩区82省道城区段,西段道路名为世纪大道、中段为环城北路、东段为东浦路,一条道路出现了3个名称。
也有市民发现,同一个名字,道路却不同。比如椒江、黄岩都有青年路,椒江、路桥都有机场路。
不同地方地名相似的情况更是常见。比如椒江有桔园新村,黄岩有个地方叫桔乡新村。
还有些道路更了名,已经不是原来的名字,但一些市民不知道。比如椒江原先的工人路被分为工人东路和工人西路,更改后,不少市民仍然叫它工人路,甚至有些商家不愿跑去更改地名,就在门面上直接画上“工人路**号”。
有点“乱”的地名,一定程度上给市民出行认路、邮件投递带来影响。
据了解,2000年,台州对市区道路、住宅区、建筑物名称进行过一次清理,共清理道路305条,住宅区85个,建筑物30处。
地名办负责人表示,虽然台州在规范地名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没有经过系统全面的梳理、规范,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普查后将建立地名数据库
地名大普查到底查什么?地名办负责人说,这次地名普查的对象涉及海域、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等10大类、60多个子项。
“除了准确标注地名名称、具体的经纬度外,这个地方的属性也要调查清楚,比如说什么时候建的,历史变迁是怎样的等,这样增添了不少文化味。”该负责人说,同时,之前没有名字的地方在普查后将有新的名字,无论是一座桥、一条小河或一座小山。
而和上一次地名普查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这次运用了先进技术,进行电脑信息化处理,建立地名数据库。“上一次是用纸质录入的,查询起来很不方便,也不便于登录新地名。”该负责人说,有了数据库后将方便查找各种地名,而且今后有新的地名产生,也将被录入到数据库中,更加方便管理。
据了解,此次地名普查工程量巨大,预计涉及80多万个地名信息。为了做好普查工作,每个县(市、区)将安排500名调查员。
值得提醒广大市民的是,地名普查和人口普查不同,地名普查一般不入户调查,但调查人员会进小区,希望有关人员协助普查员进行调查。
据台州日报 潘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