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专题稿件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那一树繁花 老余杭的人文地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安乐塔和舒公塔隔溪遥相对峙,形成“双塔耸秀”景观。

白鹭纷飞美丽洲。

老余杭的通济桥石兽。记者 王毅 摄

苕溪流经老余杭,也带来了千年文脉。记者 王毅 摄

整修后焕然一新的02省道

西溪湿地 朱联忠 摄

小镇中心的大禹像。记者 王毅 摄

  驱车从天目山路往西,上了02省道,路经余杭区五常镇、闲林镇,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余杭镇;而走文一西路,过了紫金港路,十几分钟后,就是仓前镇,再往前走十来分钟,也直达余杭镇。随着杭州大学城、淘宝城等即将在仓前崛起,杭州城区不断往西扩展,老余杭区域,与杭州更加紧密相连,成了杭州的大城西。

  仓前:大师故里,白鹭纷飞

  仓前,一个古老的名字。没去过仓前,不知道仓前离杭州市中心仅15公里。驱车从文一西路往西,过了紫金港路,十几分钟后,看到路边的“章太炎故居”的路牌,右拐,前行一公里,就是仓前古镇了。

  仓前原名灵源,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官方在街北建临安便民仓,古以南为前,遂称仓前街。境内余杭塘河横穿全境,东苕溪紧贴其西。西南边缘有宋家山、万金山丘陵,东北角寡山、吴山孤峙,与平原隔水相望,形成山水相嵌的优美景色。

  仓前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是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故乡。清水丝绵明清时期就闻名遐迩;早竹笋以肉厚质嫩味鲜驰名省内外;龙泉寺小白蚕豆因特具的美味列为贡品;镇南面有白虎山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存;镇中心有历史上著名的南宋临安仓遗址、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故居;老街上有曾因清末杨乃武一案而闻名的钱爱仁堂药店。

  今天的仓前,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小镇,鲜有外人打扰。那里的人民,淳朴忠厚。紧挨余杭塘河的仓前老街,在百年前是一个繁华的地带。

  现在的仓前老街,名叫“仓前塘路”。其中的“塘”,即余杭塘河。还有部分居民在那里生活。家喻户晓的清末四大疑案中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就发生在这条老街上,案中涉及的“钱氏爱仁堂”药铺旧楼仍在,墙上钱姓墙界字迹依然清晰可辨。但老街上最为出名的,应该算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故居了,与钱氏爱仁堂一样,如今已整修一新,墙外还有“章扶雅墙界”的界碑。这幢晚清木结构的临街建筑是章太炎的出生地,他在此度过了22个春秋。2006年,章太炎故居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章太炎故居隔壁,现在是一个修车铺,老板吴先生,在此生活四十多年了,历经老街的变迁。正与他闲聊的黄先生,是个杭州人,退休后的他,喜欢上了骑自行车在杭州周边游玩。他常常沿着文一西路往西骑,不由自主地骑到了这条老街,还与修车铺老板成了好朋友。“我喜欢有古韵的东西,虽然这条老街不再繁华,余杭塘河也很寂寞,但其中蕴含的老底子,还是让人浮想联翩的。”在这条老街上,还挂着“仓前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办公室”的牌子,在不久的将来,这条老街,将重新焕发出它的生机,给人以无限的惊喜与想象。

  从仓前镇出来,回到文一西路,路的另一侧,就是著名的“羊锅村”——葛巷村了。古镇仓前掏羊锅,是一个流传上百年的民间美食。它的来历,据说和乾隆有关。今天的葛巷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店迎客掏羊锅。但让人惊叹的是,这个村子干干净净的,家家都是小洋楼,门前屋后绿树成荫,还有几个度假村。在这样美丽的地方吃饭,除了美食,还有这样的美景,真是惬意。再往里走,有两个大楼盘正在建设之中,已然耸立起好多幢别墅和高楼。紧挨着葛巷村的那个楼盘,一期已建成,绿化之后,与这里的山水浑然一体,感觉生活在世外桃源。记者去的那一天,该楼盘正举行“乐活节”,当天晚上有一个号称“当代民谣传奇”的女歌手在那里举行专场音乐会,主题也是十分的亲切,叫做“山谷里的居民”。

  当然,葛巷村最迷人的风景还是在山头和田野纷飞的白鹭,感觉脱离了尘世,回归了自然,新田园生活主义悄然抬头。对于仓前的变化,正在田野里劳作的老郑,尽管作为农民,也是有着一定的了解。“这条路(连接葛巷村与文一西路的绿汀路)听说要扩宽一倍。”不错,绿汀路现在是10米宽,以后要扩到36米。附近还将崛起杭州大学城,总占地面积达3000亩,淘宝城总建筑面积有25万平方米,而省委党校和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已经入驻该区域。根据规划,春城路和绿汀路将形成一条南北生态旅游轴线,沟通良渚遗址保护区、寡山生态休闲旅游区、仓前民居民俗旅游区及和睦水乡湿地旅游区……

  可以想象,到那个时候,现在的杭州城西不再是紫金港,不再是蒋村,而是仓前了。

  余杭镇:小镇有大气质

  上周六,记者和同事分别驱车,沿着天目山路往西和文一西路往西,差不多同时到达余杭镇的中心——那座高高的大禹雕像下。

  对中国姓氏颇有研究的张永年先生,生长在著名的通济桥附近。他说,听先辈们说,余杭地名曾作姓。为证实其言,他查阅许多资料,证实了这一点:夏禹东舍舟登陆,称禹航,初封禹航国。余杭因禹航谐音而来。“禹”氏也因此更变为“馀”氏,后简化为余。

  “同舟共济”,大禹像下的四个大字,告诉我们,余杭古镇人们的精神面貌是怎样在传承。今天的老余杭人,依然给了我们亲切的笑容。随便向一个当地人问路,都会得到热烈的回应。

  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余杭古镇,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现在还有着许多古建筑、古遗址、古桥、古塔、古寺、古井。

  通济桥,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古迹了,在余杭古镇西北,跨南苕溪而卧。通济桥本名北溪桥,俗呼大桥,原为三孔石拱桥,全长50米,高9.6米,宽8.8米。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载:“汉熹平年间(172-178)建,名隆兴。五代钱武肃王重建,改名安镇。”2005年,通济桥重修并扩孔3孔,在桥西北端新建太炎亭。夏季的晚上,这里凉风徐徐,溪水潺潺,是人们夜间乘凉的好地方,也吸引了众多的戏曲迷。近日气温下降,高温缓解,白天里,亭子里也坐了不少人,有人在下棋,有人在闲聊,有人在静坐,一派闲适惬意。

  站在通济桥,便可看到远处有双塔:溪南之安乐山顶上的叫安乐塔,俗称天宝塔,溪北地上的叫舒公塔,俗称地宝塔。双塔隔溪遥相对峙,形成“双塔耸秀”景观,给古镇平添了不少诗情画意。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载:“安乐塔,吴越王子筑庵养疴于此而愈,故名安乐,今遗塔现存”。舒公塔据载为明万历年间县令舒兆嘉守余杭时所建,因而得名。

  从通济桥往南走几百米,就是南渠老街。老街前是古老的南渠河,也是京杭运河的支流。在这里生活了78年的吴玉昌老人说,南渠河过去十分繁华,以运粮为主。“你知道京杭运河的最南端在哪里吗?”难道就是这南渠河?吴老点点头:“正是。”所以南渠河又被叫做运河的尾巴。上世纪90年代,在南渠河末端的龙船头立起了一块约2.5米的玲珑太湖石,上面镌刻着“京杭古运河南端”7个大字,由浙江省原文化厅厅长钱发成题写。真是长见识了。吴老还说,我们正置身的“徐霞客茶室”,当年是徐霞客栖息之处。徐霞客在《浙游日记》中写道:“(1636年10月)初二日上午,自棕木场五里出观音关。西十里,女儿桥。又十里,老人铺。又五里,仓前。又十里,宿于余杭之溪南。访何孝廉朴庵,先一日已入杭城矣。初三日,自余杭南门桥得担夫,出西门,沿苕溪北岸行……”其中说的“宿于余杭之溪南”,就是今天的苕溪之南的南渠老街。几年前,吴老在此开设茶庄,以徐霞客命名,也是对先贤的纪念。茶庄前的南渠河上,古老的小珠桥依然健在。不过,今天的南渠老街,早已修缮一新,成为余杭古镇的商业街,但这些仿古建筑和街口的古老牌坊,依然能让人探古思幽,抒情发怀。

  徜徉在余杭古镇,这个曾作为县治的地方,与其他的乡镇相比,不论是地盘,还是建筑,都要大得多,也大气得多。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余杭古镇,民风淳朴,气质温雅,在传承着先辈文明幸福的生活。

  闲林、五常:诗意的山水生活

  说起闲林、五常,人们都不会陌生,出了天目山路,进入02省道,不一会儿,就是五常街道和闲林镇了。从五常到闲林,再到余杭镇,02省道的两侧,几乎都是近年来建造的新楼盘,掩映在青山绿树秀水之中。

  五常紧挨西溪湿地和留下,是余杭最接近杭州市区的地方。相传,五常原来叫“五尚”,因为五常一带曾出过五位尚书,后来,当地人误传成了“五常”。说起五常,人们都知道那里的龙舟和武术,有着几百年的历史。“端午节·五常龙舟盛会”源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年历史,还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端午节更是盛况空前,百余支龙舟队从四邻八乡赶来,汇聚在五常港内争流竞渡,2万多名中外游客共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五常十八般武艺”是“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代正德年间,五常人洪钟告老返乡。因洪钟曾任刑部尚书一职,也擅习武,精阵法,故回乡后便在村民中传授兵器操练法,并结合马将、步兵的常规兵器和五常乡村、民间实用物件,演化而成了西溪五常独特的十八般木制兵器及操练法,村民们自此世代相传至今。

  2008年8月,“五常十八般武艺”还受邀赴巴西参加第十届帕素芬多国际民间艺术节,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由于参加本次国际民间艺术节的大多是欧美国家代表,中国是唯一的亚洲国家代表,表演的又是巴西群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民间武术十八般武艺、滚灯、舞龙等,因此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五常街道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先后投入资金数十万元,前后花了五年多的时间,挖掘和整理五常洪氏家族的文化遗存和史料汇编,为西溪湿地三期,特别是“洪氏宗祠”、“钱塘望族”、“洪园”、“清平山堂”等景点的建设提供了500余万字的极有价值的资料。

  过了五常,就是闲林镇了。闲林是一座具有2200年历史的江南名镇,旧称闲林埠,取“闲处林下”之义,相传晋隋年间为风景胜地,宋时置酒库,明清为市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积淀。据《大清统一志》云:“闲林镇,在余杭东南一十八里,有闲林塘,宋时置闲林酒库。”《西溪梵隐志》表述得很清楚:“闲林埠,钱唐钦贤之西北交余杭之闲林埠。”虽经千年变迁,其自然淳朴、清山秀水的田园风光依旧不改。青山碧水、茂林修竹、花香鸟语。鱼儿游跃,宛如世外桃源;柿子树、竹林、芦苇荡,连绵的小池塘与小溪、小河相间,野趣十足,实为不可多得的理想居住之地。

  近年来,闲林以清秀之山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杭州人到那里生活。随着新居民的增多,在闲林中段,一个规模颇大的家具城和建材城已在今年5月开门迎业,各种生活配套也陆续成为现实,闲林的山水生活已渐渐清晰。记者 肖向云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朱金坤深入联系点余杭区良渚镇指导创先争优活动
·杭州都市经济圈第二届区县(市)长论坛昨在余杭召开
·余杭区党代表突出服务民生实践创先争优
·培养能干成事的队伍 余杭提升干部执行力
·培养能干成事的队伍 余杭提升干部执行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