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6日讯离开新疆阿克苏35年后,再次听到来自万里之外老同事的声音,70岁的宋宪章激动得声音发颤。
“这次能找到阿克苏的老同事,要感谢钱江晚报和阿克苏日报,没有你们的报道,也许这辈子我再也找不到这么多老同事了。”宋宪章说。
11月6日,宋宪章看到本报记者首篇“援疆手记”《150天,阿克苏见证浙江速度》后,触动了埋藏在心里35年对阿克苏的回忆。他曾在阿克苏工作了15年,1975年回到杭州。20年前与这里的同事完全失去了联系。
放下报纸,他立刻拨打了本报热线96068,找到本报记者和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请求帮助他寻找昔日在阿克苏外贸毛厂的老同事。
15年支边阿克苏,结下深厚同事情谊
1961年,21岁的宋宪章高中毕业后随父亲支边到了阿克苏,进入阿克苏外贸毛厂工作。
“当时阿克苏只有一直一弯两条土路,外贸毛厂就在那条直的友谊路旁,主要做地毯和毛毯,设施也很简陋。我们住的宿舍都是土坯房。我高中毕业,在厂里算是高学历了,厂里安排我档案管理和文书工作。”
宋宪章老人说,那时毛厂70%的同事是维吾尔族,尽管语言不通,交流不便,但是大家有困难仍相互帮助。特别是维族同事艾尔更,会说汉语,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都是艾尔更给他做翻译,两人的关系也特别好。
1969年,宋宪章与上海知青彭国琳结婚,独生女儿也出生在阿克苏。
1975年,由于身体不好,宋宪章回到杭州,由于一时无法办调动手续,妻子仍留在阿克苏。“厂里的同事很照顾她,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都是艾尔更、薛志义这些同事去帮她解决。这样的同事情谊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宋宪章的声音有些哽咽。
阿克苏日报刊登杭州老人寻人报道
1984年,彭国琳也回到杭州。其后,有同事到南方出差,都会特地绕道杭州看望宋宪章夫妇。
1990年后,宋家搬了家,从此与阿克苏的同事们失去了联系。
11月6日,本报刊登了首篇“援疆手记”,“阿克苏”三个字一下子就把宋宪章老人的目光吸引了。他通过本报热线96068找到了记者在阿克苏浙江援疆指挥部的电话。
他说:“这篇报道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在阿克苏的岁月。这么多年,我和老伴一直想寻找昔日的老同事,但一直没能如愿,希望你们能帮助我。”
浙江援疆指挥部马上联系了阿克苏日报,阿克苏日报很快在其“社会生活”版头条刊登了报道《浙江古稀老人寻找阿克苏老同事》。
“有些老同事一接通电话就哭了”
报道刊登的当天下午2点,宋宪章就接到了第一个从阿克苏打来的电话。
“他一喊我‘老宋’,我就听出是艾尔更。他那种独特的语调,这么多年还是没变。”宋宪章说。
整整一下午,宋宪章家里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先后有10多名老同事打来,他们都是艾尔更一一通知的。
“有些老同事一接通电话就哭了,30多年没有音讯,好多同事都去世了。我们这些健在的人,有生之年还能一起聊聊往事,实在很幸运。”宋宪章说。
“阿克苏越来越美,希望老宋夫妻回来看看”
第一个看到报纸打给宋宪章的同事艾尔更,今年也67岁了。谈起老友宋宪章,他的记忆清晰如昨。
“他是一个文化人,和大多数同事不一样,爱看书,爱写文章。他当时写了一篇散文,登在新疆日报维文版上。我看到后马上告诉他,他拿着报纸看了半天,虽然看不懂,但还是很激动。呵呵。”
艾尔更说,宋家为人很好。彭国琳每次回上海,都要带回来好多童装。很多同事的孩子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穿着彭阿姨送的时髦衣服到路上招摇,不知眼馋死了多少邻居的孩子。
“这么多年,我们在阿克苏的同事也很想念老宋夫妇。那天看到阿克苏日报上的报道,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他们夫妻了。”艾尔更老人红了眼圈。
“阿克苏这几年发展非常快,城市越来越漂亮,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我就住在友谊路旁,这条路一直很破旧,汽车一过尘土飞扬,浙江援建阿克苏后,3个月就修好了这条路,改名杭州大道。我们很感谢浙江人,也更想念老宋。”艾尔更告诉记者,那帮老同事们都希望老宋夫妇再回来看看,阿克苏的变化真的很大。
昨天,为了纪念这次不同寻常的寻友历程,宋宪章老人特地写了一首诗,用短信发给记者,表达他的心情:
“……以为是平淡岁月,却让人刻骨铭记。耗尽了满腔热血,白头翁魂飞边地。沧桑变令人惊奇,红桥西风光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