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6日讯援疆手记:新疆阿克苏,祖国西北边陲一个美丽的地方。今年5月,根据中央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决策,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6月,这个紧紧依偎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塞上明珠”迎来第一批来自浙江的援疆人。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很快进驻阿克苏,杭宁温等10个市分别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一市8县及农一师阿拉尔市,并成立了各自的援疆指挥部。根据中央关于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的要求,各地指挥部成员刚到阿克苏,就立即走街串巷,寻访百姓,听取他们最需要建设的民生项目,很快确定了26个试点和先期启动项目,涉及安居、饮水、双语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和智力支持。
浙江首批80多名援疆人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远离家人,奔赴万里之外的大漠边疆忘我地工作,为新疆和全国同步跨入小康尽责尽力。很快,又将有300名专业技术人员从浙江各地奔赴阿克苏,投入到援疆一线。
几天前,钱报记者也来到阿克苏,将在这个边陲重镇驻守3个月,探访浙江人的援疆历程。
杭州对口支援阿克苏市是全国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试点,6月3日,杭州援疆指挥部就率先进驻阿克苏市,标志着浙江省对口支援工作正式启动。
16名杭州的援疆人员一到阿克苏,就马不停蹄调查走访,确定了9个援建试点项目,在阿克苏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双语幼儿园、阿克苏社会福利中心很快就动工建设。
目前,杭州援建试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建成阿克苏最宽最好的城际道路,9000平方米的老年福利院主体工程完工……
150天,阿克苏见证了令人惊叹的浙江速度。
阿克苏最宽的马路,叫“杭州大道”
友谊路是阿克苏市城西通往喀什的主干道,但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烂不堪,周围居民吃尽苦头。杭州援疆指挥部听取了当地市民的意见后,7月初就开始动工修路。
修路伊始,施工队就碰到了种种困难。由于当地气候干燥、温差大,路面沥青铺上后经常开裂。杭州援疆指挥部迅速请来杭州路桥公司的技术人员,发现是沥青混合料配比需要调整。路桥公司技术人员在阿克苏一呆就是38天,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更大的困难突如其来:沥青断货了,多处工程都停了下来。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杭州援疆指挥部指挥长谢建华当即拍板:“我们等不起,马上派人到克拉玛依买沥青。”
买沥青的人到了克拉玛依,厂家要求先预付资金才能发货,但这是要承担风险的。谢建华考虑再三,决定付钱:“出了事,我担着。”
在杭州、阿克苏两地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友谊路只用了3个多月时间就修建完成,成为阿克苏最宽敞的一条路。为了永远记住杭州人的帮助,这条2.7公里长、50米宽的路改名“杭州大道”。
10月28日,杭州大道正式通车。阿克苏市政建设公司杭州大道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杜启磊说:“我修了20多年的路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修成这么大一条路,我从来没见过。”
没有时间想念16个月的女儿
根据中央提出的要求,援疆试点项目年底前要见成效。但阿克苏的工程施工时间一年只有7个月,这就意味着,许多建设项目必须在11月15日之前结顶或主体结构完工。
31岁的朱世权来自杭州建委,到阿克苏市后,负责阿温路廉租房建设。总建筑面积48664平方米的廉租房工程,从前期设计、施工图审查到办理各种手续,都需要援疆人员和阿克苏当地人员配合进行。为了使工程能在最后时间前完成桩基浇注,朱世权从此就没有了双休日。
为了不拖延工期,他要分秒必争。工作日,他要跑阿克苏当地各部门办理各种手续;双休日,他就全天候地泡在工地上,有任何问题随时解决。
在阿克苏的5个月里,他几乎没有时间想念16个月大的女儿,从杭州出发的时候,孩子还不会说话,现在,应该会叫爸爸了吧?“我们所有的援疆人员,全是5+2工作制,白加黑工作法。到阿克苏工作就两个字:忙,累。但是这样也好,至少,我不用老想女儿,那样会很难受。”
选址就跑了几个月,嘴上都是泡
阿克苏市的社区建设比较滞后,社区几乎没有任何配套服务设施。今年,阿克苏提出要配置社区用房,当地叫做社区阵地,面积必须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方便社区居民办事。
浙江援疆人员承担了5个社区阵地的建设,建立劳动保障站、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站、医疗卫生工作站等工作用房。
在阿克苏团结社区阵地选址中,援疆人员遇到了麻烦。团结社区是老小区,地形比较复杂,很难再选出一个合适的地块建1000平方米的房屋。如果涉及拆迁,成本实在太高吃不消。
杭州援疆人员吴小敏和同事们在阿克苏最热的时节,顶着紫外线指数极高的阳光,将小区附近的小街小巷走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每一个转角都熟悉无比,却仍然找不到合适的地块。
“选址就花了几个月时间,我们心里那个急啊,嘴上都是泡。”
最后实在无奈,援疆人员在附近一处新开发的楼盘内配建了社区服务用房,终于解决了这个困扰多时的难题。
助读
浙江省今年在阿克苏援建26个试点和先期实施项目,总投资62430万元。在浙江援疆人员的努力下,到目前为止,已开工和已完成项目占总数的92.3%。特派记者 熊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