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2日讯买品牌皮具,不少市民会选择到市区坊门街看看,买手套、围巾,市民也会选择在傍晚时分到坊门街的地摊上淘淘,如今的坊门街已经成为品牌商品与地摊货并存的一条街道。
然而,商业氛围浓厚的街面上,商户却和小摊贩暗地里较劲,商户想方设法欲将小摊贩赶出坊门街,而小摊贩们也正用占道、搭棚、高音喇叭等方式“宣告”自己的存在。
商会之痛:地摊影响坊门街形象
坊门街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成为了街市,到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坊门街更是因售卖百货而闻名四方。
如今,重建后的坊门街为浙西古民居风格的步行街,粉墙黛瓦,清新别致。到了晚上更是热闹不已,橡皮圈、针线等小杂货都能在地摊里找到。麻辣烫、铁板烧、棉花糖等街头小吃也做得有声有色,令人恍惚有重温当年车水马龙的感觉。
然而,这样的热闹,在坊门街两旁的商户看来,却大大降低了步行街的品味和档次。“我们不同意小摊贩进入坊门街。”坊门街商会会长邹耀强说,商户们经常向他反映,希望把小摊贩清理出坊门街。商户顾虑小摊贩多了,堵住了商户们店前的路,顾客连电瓶车都没地方停,影响他们的生意。同时,随着小摊贩的增多,环境卫生也受到影响。“坊门街是条百年老街,经过多年经营,现在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品牌街’,我们最担心的是小摊贩多了,‘品牌街’变成了‘地摊一条街’,影响了档次,影响了衢州形象。”林联明是坊门街金银泰商场负责人,他也坚决反对地摊进入坊门街。
林联明说,坊门街自2001年重建之后,由于流动人口不多,生意一直冷清,但在商户们共同努力下,如今整条街慢慢旺了起来,一些品牌皮具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但大量地摊的存在,影响了坊门街形象,甚至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林联明说:“地摊式的热闹,无法吸引高档品牌入驻。坊门街就是衢州的名片,这张‘名片’应该是精致的,不能只照顾到小摊贩,而毁了这张‘名片’。”
小摊贩:希望有个固定的摆摊场所
“坊门街改造之前就是摆地摊的多,改造之后我们带来了人气,现在为什么又要赶我们走?”坊门街与中河沿交叉口是人气最旺的地段,当记者问及是否考虑搬离时,一位吴姓摊主很激动。他说,最早大伙在中河沿摆摊,后来因为造成交通堵塞,被“赶”到馒头巷,摆了没多久,又被“赶”出来,如今坊门街人气旺了,又想“赶”他们走,太没道理了。
吴先生说,摆地摊的人挣的都是辛苦钱,像他是卖女装的,每天早上7点就得上街摆摊,晚上10点左右才能回家,所挣的钱要负责一家人的开销,经常被赶,三天两头做不了生意,对他的生活影响很大。
在采访中,像吴先生这样为生活所迫选择摆地摊的人并不少。“其实,我也不想摆地摊,可孩子他爸不在了,我不想办法赚点钱,我跟孩子两人就没法生活。”另一位摊主叫毛和英,40多岁,一没有技术二没有资金,也只能依靠摆摊维持生活。
采访中,越来越多的摊主聚集在记者身边,在诉苦的同时,他们也希望能有个固定的摆摊场所。
管理之难:如何平衡利益与矛盾
早在2003年,衢州就专门成立了坊门街管理办公室,加强和规范坊门街步行街的综合管理。
“今年年初,我们就根据市民以及商户意见,对坊门街小摊贩进行了整治。”市政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整治在短期内也取得了成效,但又有市民反映说这样一来坊门街太过冷清,小摊贩们的生存也成了问题。
综合各方意见,市坊门街管理办公室在今年9月份对地摊进行了规范,要求货物统一摆放,不得占用人行道。但商会有了意见,要求把小摊贩清理出坊门街。
夹在商会和小摊贩中间,管理办公室主任严芳萍也很为难,他说,商户们为坊门街的发展确实出了很多力,在管理上也会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但另一方面,小摊贩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权也要考虑。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与矛盾,的确是一件棘手的事。
(据衢州日报 记者 曾晨路 实习记者 姜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