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 “爸,今天是感恩节了,谢谢你,一直活着,让我们有个爸可以叫。”昨天,鄞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一名患者家属探视时说的话感动了在场许多人。
病床上的老汉已经住了2年4个月零4天,刷新了该病房最长的住院纪录。
他90岁了,神志不清,靠呼吸机生活,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儿女承担着巨额医药费。
这样的坚持,究竟值不值?儿女的一句感谢让不少曾心存质疑的旁人颇有感触。
抢救
手术时就知道,结果只有死亡
老人姓王,家住江东,患的是严重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高血压,2008年6月20日转入ICU。该科室负责人安敏飞还记得当时的情形:老人神志模糊,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血氧饱和度越来越低……
“当时,他儿子紧紧握住我的手,说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一定救他爸。”安敏飞回忆,老人的儿子也到了花甲之年,眼泪汪汪地求她,于是她立即给予行气管插管术,接上呼吸机,老人才渐渐转危为安。
10天后,新的考验又来了。王老汉肺部感染很厉害,呼吸严重受限。家属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治疗准备后事,要么行气管切开术继续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俗称割喉管),这就意味着,他以后无法说话,无法进食,只能靠药物和呼吸机维持着生命,直到最后全身各种脏器都衰退,走向死亡。
安敏飞回忆,儿女们听了病情说明后商量了很久,后来说:“即使躺在病床上,什么话都不能说。我们每天来看他一眼也好的。”
赚钱
为赚医药费,退休女儿晚上摆摊
这一刀切下去,代价是巨大的。除了患者的痛苦外,还有巨额医药费。
老人是退休工人,老伴前几年去世,他靠微薄的退休金度日,住院后医疗费用落在一儿二女身上。
老人儿子说,家里为了给父亲治病,把房子给卖了。两个妹妹都退休了,但为了医疗费,现在白天去酒店当服务员,晚上去摆地摊卖点小吃。“有什么办法,总归是父亲,钱可以再赚,爸爸只有一个,多活一天是一天吧。”儿子苦笑着说。
“他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现在总不能看着他走吧,舍不得的。”大女儿的话也很朴素。
疲惫挂在每个儿女的脸上,他们也都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还在奔波劳碌。
子女
活着,总是一种安慰
“客观上讲,这种患者生活质量很差,只是延续生命,直到药物都不能维持,最终死亡。”安敏飞说,“但是许多事情,不能只从客观上分析值不值得。”
记者昨天在医院见到了老人,老人颈部插着管子,脸颊深深凹下去紧紧地贴在骨头上,看上去有点“可怕”。
医生告诉记者,老人正在昏睡,而老人每天只有一个时间有一些意识,那就是下午3点亲属探视时间。医生说,一到这个时间点,老人就会自己醒来,瞪大眼睛向门口张望。
医生还告诉记者,老人的儿女们每天都会到医院看望老人,怕老人长期卧床,肌肉会萎缩,老人的儿子还学了一套按摩手法,天天给老人按摩。一边按摩,还一边和老人拉家常,老人虽然不能说话,但会很配合地笑,偶尔点头或摇头。那个时候,“老人的眼睛会闪闪发光”。而等到孩子们要走的时候,老人还会紧紧拉着他们的手不肯松开。
“我也不知道这种情况还能持续多久,但是每天能来,对我们做子女的总是一个安慰,我们总还是有爹的孩子。”老人的儿子说。
医生
要感激生你养你的人,感激生命本身
医护人员也尽心尽力,专门为他制定了一套特殊护理,不定时翻身擦洗,王老汉卧床两年,皮肤没有一丝破损;几次生命垂危,也都是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才拉回来的。
“我不是说,每个家属都需要这样,不惜一切代价去抢救一个生命质量已经很差、最后只有躺在床上等死的患者,毕竟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的情况,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他们的故事真的可以教育很多人。”安敏飞说,在这个病房里,她遇到过很多不孝的儿女,把老人扔在这里不闻不问;也遇到许多不负责的年轻人,为一些小事就要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再看看这个老人和他的儿女,总会有所触动。
“希望更多的人,学会向生你养你的人感恩,向生命本身感恩。”安敏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