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塘栖镇,有一家远近闻名的手工糕点食品厂。每天一大早,总有很多杭州市区的大伯大妈赶来购买云片糕、麻酥糖。张大伯就是其中一位老客。光是这个月,他已经光临了三次。“这儿整洁的厂房和生产车间让大家感到很放心。”
熟悉这家食品厂的人都知道,在过去,这里曾经只是一家简陋的小作坊。厂长李发根告诉记者,“原来我只知道埋头卖食品,怎么管理厂子一点儿都没经验。十小行业整治后,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标准引导、促进规范
“小册子”让小作坊变成了食品厂
厂长口中的“十小”指的是: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药店、小农资店、小菜场、小音像店(小网吧)、小美容美发店、小客运、小液化气供应点。
这些小店往往是给市民提供“柴米油盐茶、吃穿住用行”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但是,“十小”行业经常发生的“脏、乱、差”现象让人堪忧。2008年起,杭州市开始了历时三年的十小行业整治工作。目前,整治和规范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杭州85786家“十小”生产经营点,已经有85099家达到规范要求,完成率99.2%。全市202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了整规目标。
从一家简陋的小作坊到如今的余杭法根食品厂,厂长李发根说,多亏了这本《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标准和规范》。“这两年,区里开展‘十小’整治。质监局的同志经常来厂里,给我讲解小作坊规范的标准。仔细对照了标准,我才心里有了底,怎样规范生产经营才有了明确的方向。”2009年,他下决心租下了原厂附近的一间大厂房,投资了近60万元,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全面改造,终于完成了从小作坊到规范取证企业的“华丽转身”,厂里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厂长李发根所说的“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标准和规范”,是杭州市“十小”整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成册的一本A4纸大小的蓝色册子。千万别小瞧了这个小册子。正是因为有了这把“量尺”,杭州所有的“十小”经营单位才有了可以比对的参照标准。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记者在建德的新新美容城也看到,在整洁的店堂里,标准文本被制作成了展板挂在了墙上,美容店的老板说,看着标准时时提醒自己和员工,对照标准经常自我检查,就能让服务保持规范。
“‘十小’行业的生产经营业主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对法律、法规知晓不多,什么是规范要求,心里根本没有底。”杭州市“十小”办、市质监局陈立冬副处长告诉记者,“2008年9月,杭州各个牵头职能部门根据十个行业的特点,制定了《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标准和规范》,把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的要求转化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条款。让‘十小’经营户们学习标准规范,知道规定是什么,差距在哪里。”三年来,杭州各整规牵头部门和乡镇(街道)等基层政府累计发放标准规范等宣传资料53万份,组织培训“十小”从业人员19万人次,有效促进了整治和规范工作。
示范引领、带动提升
4156家“示范店”为十小行业树榜样
有了文字上的标准,更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在十小整治中,杭州各十小行业整规牵头单位把一些基础条件好、业主责任意识强、符合标准规范或高于标准规范的“十小”经营点树为示范店。
淳安县千岛湖镇坪山超市的经营者金如玉,今年40岁。四年前,金大姐在淳安工商分局申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经营各类小食品。由于管理规范,获得了二星级“放心示范店”。“能够成为示范点,我们挺高兴的。以前,我们整天起早摸黑,虽然辛苦,但是在很多老百姓心目中地位不高。选为示范点之后,离千岛湖镇主城区较远的消费者也都愿意来我的超市消费。”金大姐说:“我的超市里整洁明亮,卫生条件好,商品摆放整齐,做到明码标价,最重要的还是服务态度到位。没有发生过消费者投诉。旁边的小店都来向我学习取经。”放心示范店的招牌也给金大姐的小店带来了很好的效益,一年的销售额做到了80余万元。
临安惠多利横溪农资店也是一家农业局连锁经营的放心农资店,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五统一”管理模式,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让周边的农民消费者真正感到了放心。
江干的杭州凯华大药房是药监局设立的药械实时电子监管系统和温湿度监控系统使用示范点。由于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不仅管理台账达到了GSP要求,更主要的是有效保证了药店指导顾客合理用药,提高了药学咨询服务的水平。
示范店凭借品牌和服务实实在在地吸引着消费者,对“规范经营才是‘十小’生存和发展的硬道理”作出了很好的诠释。身边的真实样板,给小店的同行们树立了直观的规范服务“标杆”,引领了“十小”生产经营点的自我改造;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到示范店消费更是给同行们带来了直接的压力,带动了“十小”生产经营点的自觉提升。三年来,全市累计设立“十小”示范店4156家,基本覆盖了所有乡镇、街道。同时还设立了省、市级“十小”整规综合示范创建点82个。
据每日商报 记者 屠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