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秀水间的江山市碗窑镇碗窑村,建设新农村,发展农家乐。
浙江在线12月01日讯五年对浩瀚的历史长河来说,不过短短的瞬间。
过去五年衢州统筹协调发展的足迹,必定要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五年,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日益崛起,城乡居民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现代农业园区雏形显现,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这五年,各项统筹发展、强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和实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趋向均等化发展,农民群众从中触摸到了美好的未来,加快发展的信心和热情日益高涨。
五年间,我们承受了压力,经过了洗礼:雨雪冰冻灾害刚刚过去,国际金融危机又凶猛袭来,柑橘等大宗农产品销售陷入困境,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农民增收压力日益加大……“衢州虽然经济相对欠发达,但在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建设上绝不落后。”市委、市政府用这样的理念和行动,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新挑战,回应了衢州广大人民的新期待。
谋局
进入“十一五”,衢州面对的是与全省其他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中心城市地位不够突出,农村发展活力依然较弱;另一方面,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历史欠账较多,同时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又需要更大的财力投入。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更是一个需要攻坚克难的课题。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衢州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前一阶段,二元结构、优先发展塑造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也带来了一个不均衡发展的结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同时走到了均衡化发展的路口,城乡之间的分野、工农之间的鸿沟、地域之间的差距,给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设立了一个无法忽视、不能绕过的路障。
历史必然地来到了一个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关口。
在这个关口,新型工业化带上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任务,新型城市化承载了人口大集聚、人居环境大提升的新内涵,城市的发展要联动乡村,乡村的发展要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集约发展的路子上起步。理念、战略、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最终形成了成熟、科学、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统筹协调发展。
2008年7月,市委召开五届八次全会,作出了以产业高端化引领和推动衢州经济转型升级,以工业经济新飞跃作为衢州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主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一决策部署的出台和实施,为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
2009年12月,市委以召开工作会议的形式,全面部署加快推进衢州新型城市化,确定了“建设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富有魅力、幸福和谐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形成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能力的浙西城市群”的目标体系、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2010年8月,市委召开五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打造生态家园,加快形成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衢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蓝图绘就,统筹协调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衢州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一体推进、统筹发展的布局已经形成。
破题
近30年的改革开放,让三衢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落后社区、农民是弱势群体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三农”问题依然是进入“十一五”之后需要破解的最大难题。
“十一五”收官之年,我们穿行于广袤农村,只见一条条平整的康庄道路直通村庄,一幢幢农家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流进农家,一张张农民的笑脸绽放在眼前,到处是一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农村景象。
回眸之际,我们不难发现,这五年衢州“三农”工作分明贯穿着一条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凸显着一种理念──统筹协调发展。
让我们回到那个寒风瑟瑟的冬天。2008年底,衢州橘农面对满仓的柑橘,却难以享受丰收的喜悦,有的只是卖不出去的烦恼。“摇钱树”成了“烦恼树”,农民增收全面告急!
市委、市政府果断出击,出台了一系列促销优惠政策,市委书记孙建国等亲赴杭州为衢州柑橘“吆喝”。
次年2月,衢州市柑橘产业转型提升现场会在柯城区杨家源村举行,拉开了柑橘产业“减量提质”的大幕。当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从66万亩减少到64万亩,产量从96万吨减少到72万吨,但每公斤单价却从4角涨到1.6元,全市26万户橘农的种植效益也翻了一番。
这是衢州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市委、市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345”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以柑橘、畜牧、毛竹、食用菌等为重点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9个、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140万亩,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探索建立“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180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农户入社率达到31.9%。
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突出抓好环境整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民饮用水工程和农村沼气利用“四件实事”,全市1743个村完成整治任务。
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投入3亿多元实施农村教育“四改工程”和“五项工程”。“名师资源共享工程”和“名校托管工程”荣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
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非农建设用地流转、鼓励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等一揽子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城乡互动、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这是一组令人感到惊讶的数字:2006年至2009年,全市新增财力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比重平均为32.5%,2009年更是达到35.9%;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36元,年均递增10.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奋起
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富有魅力、幸福和谐,这是市委工作会议在作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决策部署时,对未来中心城市的生动描绘。
衢州的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新型城市化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载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更是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
知其不足,才能负重奋起。从现实情况看,衢州城市化率还远远低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这既是差距,更是潜力。
中心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化之核,起到了巨大的引领带动作用。《衢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订完成,确立了打造浙赣闽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园林城市的城市定位,形成以衢江和乌溪江为景观和生态轴线的中心区、西区、南区、东区四个城市组团结构。
当我们徜徉在古色古香的北门街,曾经儿时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脑海之中;当我们行走于衢江两岸,古城与新区各具特色、相映成辉;当我们休憩于绿地公园,身心在清新的空气中得到愉悦;当我们走进西区新城,高耸的群楼、宽阔的道路处处透出现代化的气息……
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03年的74.6平方公里扩大到2009年的99.02平方公里,集聚人口65.5万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许多市民和游客不由自主地感叹:“衢州城真的变大了、变美了。”
不唯大,只唯实。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管理和做特、做精、做美城市日益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建设现代化新城相得益彰,加快产业平台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有机结合,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协同推进,中心城市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巨变,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一个个国家级“金字招牌”纷至沓来,见证着中心城市的变迁与进步,见证着衢州市民的幸福生活。
县域城镇错位发展。柯城区坚持市区一体理念,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商贸服务业优势;衢江区按照“中心城市的重要产业集聚区、配套服务区”的功能定位,大力建设创业型生态新区;龙游县围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目标,积极打造“文化古都、产业新城、山水龙游”品牌;江山市围绕“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的城市定位,突出文化旅游,强化产业支撑,做活城市营销;常山县以打造宜居之城、创业热土为目标,突出建设中心城区和园区,大力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开化县坚持走“小县大城”的城市化道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产业和生产要素向县城集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五年来,城镇体系结构不断优化,市域内“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初步构建了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功能互补、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
统筹协调,共谋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衢州统筹协调发展的步子一定会迈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稳健。
(据衢州日报 策划 毛水华 章卫平 记者 吴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