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4日讯家是个避风港,而家庭暴力却能让这个避风港一夕之间成为重灾地。说起家庭暴力,很多人会同情受害人,谴责施暴者,但“家丑不可外扬”、“清官难断家务事”等传统观念却容易让人将家庭暴力归结为家务事,外人不便插手。家庭暴力真的只是家务事吗?消除家庭暴力,除了发起相关倡议,给予当事人更多关注,社会还需要做些什么?记者昨天从市妇联获悉,《浙江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家庭暴力受害人今后多了一种法律武器。
家庭暴力就在我们身边
什么是家庭暴力?条例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伤害后果的行为。该条例还对家庭成员作了说明,指的是“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组成人员”,家庭暴力绝不单单指人们日常理解的“老公打老婆”一种。
市妇联开通12338婚姻家庭服务热线已近4年,受理婚姻、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咨询。记者从该热线平台获悉,来电来访者大多就婚姻家庭方面进行咨询、求助,其中家庭暴力占据了一定比例。
就在前两天,有一名妇女打进12338热线说,她遭受丈夫殴打已有一年多了,丈夫是一名技术员,平时工作压力大,回来就把气发泄在家人身上,不允许她外出工作,也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每次挨打,她都不敢报警,也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怕影响丈夫的声誉。
前段时间,一位60多岁的阿姨不堪忍受家庭暴力,亲自到12338热线办公地点求助。她和丈夫都已退休,丈夫在外面与一名年轻的外地女子有染,事情败露后对她动起拳脚,把她打得鼻青脸肿。
据全国妇联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约有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各地妇联接到的家庭暴力投诉年均增长70%。在被调查者中,有16%的女性承认被配偶打过,14.4%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
对家庭成员拳打脚踢是家庭暴力,家庭成员之间冷淡、漠视等则是冷暴力。嘉兴市慈恩婚姻家庭咨询有限公司的婚姻咨询师朱洁告诉记者,他们在工作中接触到了大量家庭冷暴力的案例,这些家庭条件大多不错,夫妻双方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少人还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彼此却形同陌路,一方不回家,也不会打电话告知另一方,双方都活得很累。至于为什么不离婚,大部分是为了子女考虑,当然也有面子心理在作祟。
家庭暴力的根源在哪里
迷茫无助是家庭暴力受害者们的普遍反应。“她们不知道怎么办。”12338婚姻家庭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遭受了家庭暴力,不少受害女性还“袒护”丈夫,说“他对我很好,就是打我……”
遭受家庭暴力却委曲求全,不敢主动提出离婚,这是为何?12338热线接待的求助女性大多没有工作。工作人员认为,关键问题是女方经济不独立,对男方有依赖性。
在今年上半年全市妇联系统接到的信访案例中,有一半以上是婚姻家庭类的,且基本上都是丈夫对妻子施暴。据有关专家分析,原因包括三点:“第三者”问题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发生争执,引起暴力事件;二是由于男方有不良嗜好,如酗酒、赌博等,引起夫妻争吵,男方以施暴压服女方;三是由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引起的,如男方性情暴戾、自私、自卑、缺乏爱心和责任感等。在大多数的婚姻家庭案例中,家庭暴力、外遇、离婚互为原因和结果。
为什么家庭暴力现象如此常见?朱洁认为,家庭暴力有了第一次,就绝不允许它发生第二次,在现实中包括当事人在内,容易姑息纵容这种不良行为,外人也认为夫妻打架是家务事,不予干涉。
长期以来,由于法律对家庭暴力行为的认定和制裁缺乏可操作性的法规,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反复施暴却构不成犯罪的家庭施暴者采取措施有一定难度,加之一些部门常常把家庭暴力当作家务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使侵权者变本加厉地践踏妇女权益。
从下月起实施的《浙江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在法律意义上对家庭暴力及其相关方面作出规定,明确了公安、司法、民政、妇联等相关部门、组织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职责。
据南湖晚报 记者 俞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