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6日讯市民何女士在南区一家书店花15元买了一本《葛朗台》,被贪玩的儿子撕下了背后的标签,她发现里面还贴着一张标签,售价居然是12元。“明明是特价书,怎么反而比原先的价格还贵了3元呢?”何女士打热线说。
12日下午,记者赶到南区新星学校附近的这家书店时,何女士正在店里和老板争执着。何女士说,她不是在乎3块钱,只想讨个说法。
记者在书店里转了转,这家规模不大的书店,被划成10元特价区、15元特价区、18元特价区、25元特价区,还有一个折扣区。何女士购置的《葛朗台》就摆在15元特价区,这类书多以世界名著为主。记者随便抽出几本看了看,几乎每本书背后的价格处,都被贴上了标签。
然而,在书店的赵老板看来,他的做法虽有些不妥,但并没有存在误导行为:“由于图书经常会调价,为了简化程序,每次价格调整我们就直接在原价标签上贴上新的标签,价格自然以外层的为准。”不过,在记者的协调下,赵老板最终退还了3元。
随后,记者致电12315热线,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其实赵老板的做法确实是不对的,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此外,一件商品出现两个价格标签也不符合价格法的规定,消费者当然有理由要求以低价支付。
(据衢州晚报 记者 方俊)